中國可以向美國學習的另外五件事
《時代》周刊列出五件事要向中國人學習。另外五件事,或許中國可以向美國學習。
責任編輯:史哲
誰將為新的世界秩序命名
◆英國《FT中國投資參考》,11月19日,詹姆斯·金奇
“發達”與“發展中”之間的分界線,其實是虛幻的地緣政治戲法。如今,就中國和其它幾個新興經濟體而言,其虛幻性愈發明顯,甚至會產生誤導。
人均年收入3200美元(比伊拉克略高)的中國,正在一個又一個領域扮演著領袖的角色。跟不上這種步伐的是人類的概括能力。該如何總結這個概念:一個正在領導發達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一個已經成功還將繼續取得成功的國家?
重新評價中國,必然會影響所謂“發展中世界”的其它成員。在一些情況下,新興經濟體受到長期結構性轉變的推動,而發達經濟體的命運則更具周期性。本次金融危機主要是發達國家的困境,一些“新興”經濟體已更快地擺脫了危機的影響,債務相對于各自GDP的比例也更低。鑒于美國和幾個歐洲經濟體的前景仍因沉重國家借貸而暗淡,新興經濟體的內部商業聯系,必將擴大他們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所占的比重。比如,不知不覺中,發展中國家與非洲的關系就可能終結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邊緣地位,而中國地位顯赫。
發展中國家正在推動世界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