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43分鐘
爆炸前43分鐘已有預警,井下工作面多未疏散,黑龍江鶴崗礦難原本可以避免
責任編輯:曹筠武 傅劍鋒 梁偉馳
黑龍江鶴崗礦難:爆炸前43分鐘已有預警,井下工作面多未疏散
21日凌晨,當爆炸沖擊波于鶴崗新興煤礦最深處膨脹開來之前,大多數礦工們仍懵然不知。瞬間降臨的漆黑讓礦工們陷入恐懼,從地上爬起來的機電工王永成借著頭燈看了手表,他記下時間,2點20分。而這之后,陷于此處黑暗中的數百礦工命懸一線,人群開始亡命。
致命的爆炸早有征兆,在21日凌晨1點37分,鶴崗煤礦地面指揮部已接到井下報告:瓦斯濃度超標達12%。這是在爆炸發生前43分鐘。
南方周末采訪證實,43分鐘時間里,井下大量工作面沒有得到任何來自地面指揮部的預警與撤離信息。除開少數礦工在個別瓦斯檢測員的自主決定下主動停工撤離外,大多數工人一直工作到爆炸發生。
而在第一次瓦斯爆炸之后,第二次混合煤灰的劇烈粉塵爆炸在礦工們于黑暗中慌亂逃生時到來,在這個距離地面約500米的地下作業平臺中,大量工人隨著爆炸很快倒斃??癖┑牡叵卤_擊波在凌晨3點前后沖出地面,將這座國有礦井上方的數幢建筑“崩上了天”,天搖地動中,各種有毒氣體隨即彌漫在整個數百米深的地下迷宮里。據該礦最終統計,108條生命瞬即消逝。
從接到預警到爆炸發生的43分鐘里面,鶴崗煤礦的地面指揮部有何應對舉措,而地下工作面的數百名礦工又經歷了怎樣的逃生歷程?這漫長的43分鐘,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致命的?
礦工在出事的礦口附近等待失蹤同事的消息 圖/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翁洹
礦難之后,礦區蕭條 圖/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翁洹
一位死難礦工的母親得知消息后悲傷不已 圖/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翁洹
“不知道下面炸了,還在強行送電”
“不可能有人上來了。”24日一早,一位在坑口附近休息的搜救人員面無表情地說。
24日下午,“11·21”礦難搜救隊隊長張福成宣布最后4名失蹤礦工已死亡,持續數日的搜救行動終以失敗而告終,早先的66名失蹤人數被全部累加進死亡人員名單。奇跡沒有發生。
對于地面之上的死難者家屬而言,這意味著一切希望化作泡影。“最后的四個人接近爆炸中心地帶113工作面,僥幸生還的可能從一開始就幾乎沒有。”一位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說。但他并沒有表明最終是否找到4人的尸體。
“113的人肯定上不來了。”在市人民醫院的病房里,礦工張平安的妻子搖著頭說。張平安目前仍然不能連續說話,他需要佩戴一個呼吸器,床頭的氧氣呼吸瓶內發出“咕嚕嚕”的響聲,當提到爆炸中心的工友時,張平安閉上了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