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膽”的“大部制”改革:順德試水黨政合署
區委書記劉海根本沒理會“黨政分開”或“黨政合一”的討論,“我們是基層,核心是要解決問題?!?/blockquote>責任編輯:馬昌博 郭力 李梁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丁婷婷
區委書記劉海根本沒理會“黨政分開”或“黨政合一”的討論,“我們是基層,核心是要解決問題。”
區紀委、審計局和信訪局組成了新的區紀委。區委宣傳部同時也是文體旅游局,區政法委和司法局合署辦公,區委辦和區政府辦合署辦公,它們都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而區統戰部、農村工作部、工會、共青團區委、婦聯、工商聯、殘聯組成了新的黨委“社會工作部”。
副區長們知曉自己成為改革對象,這僅僅比媒體早了6個小時。
順德改革初始,一個被反復提及的問題是:這么改,是否黨政不分?區委書記劉海根本沒理會“黨政分開”或“黨政合一”的討論,“我們是基層,核心是要解決問題。”
順德大部制改革完成后,新部門的掛牌儀式。改革成效仍待檢驗?!D/陳芷伊
以改革著稱的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正在進行著被認為是中國當下“最大膽”的“黨政大部制”改革,其大膽程度,甚至被稱為“石破天驚”。
數量的減少只是表征之一,比如將順德的黨政機構從41個減為16個,直接減去了近三分之二。
更大的變化來自于一些部門的消失,在方案宣布的那天,就有人發現:統戰部不見了。這在中國縣級黨委實屬罕見。而區委統戰部、農村工作部、區工會、共青團區委、婦聯、工商聯、殘聯一同組成了新的黨委“社會工作部”。
消失的不僅僅是統戰部。
一系列變化讓熟悉中國政情的人看起來都頗有“石破天驚”之感:區紀委、審計局和信訪局組成了新的區紀委;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區委宣傳部組成了新的區委宣傳部:司法局和區政法委組成了新的區政法委。他們都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改革不僅僅如此。
一些原本由廣東省、佛山市垂直管理的諸如工商、地稅、質監、藥監、國土等九個部門,一并納入機構整合范圍。比如新成立的市場安全監督局直接合并了質監局和工商局。而財政局和地稅局則組成了新的財稅局。
改革還不僅僅如此。
新成立的“部局”一把手大都由區委副書記、區委常委和副區長兼任,而原“部局”的正職全部成了副職,原來部門的副職成了新設的“局務委員”。
更令人吃驚的是,整個改革,從宣布改革到人事變動結束,只用了三天。一時間,官場震動,輿論震動。
但“操盤者”說起來卻風清云淡,“外界都說是‘石破天驚’,其實出奇地平靜。”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順德區委書記劉海端坐在辦公室里,輕磕著手中的煙頭。
早在1992年,順德便是“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市”,進行了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的改革,“順德模式”也因此著名。
那么,十多年后這次“平靜”改革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如此急驟的改革,邏輯何在?新體制又將如何繼續?
南方周末記者在十余天內,采訪此次改革參與和涉及的一系列上下官員,還原和探究這一“石破天驚”的黨政聯動試驗。
一場預謀好的“突襲”
考慮到可能帶來的震動,我們把人事方案籌劃草擬了;為了協調上級主管部門,甚至連電話號碼都考慮進去,叫上級放心如劉海所述,改革“出奇地平靜”。這是一場“突襲”——9月14日,廣東省編辦批復方案;9月15日上午,順德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副區長們知曉自己成為改革對象,這僅僅比媒體早了6個小時;9月16日,舊官已免,新官上任。
所有科級官員都參加了9月16日上午的動員大會。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方案設計者之一、區委副秘書長馬洪勝說,最初會場“寂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得見,大家都屏住呼吸,不知對自己作何安排”。而當劉海宣布四五天內完成改革時,“下面一陣躁動”,另一位官員說,“有笑聲,大家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機關里其實都關注著改革的動態。7月31日,深圳率先公布大部門改革方案。&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