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部制改革:路徑與現實
人民網發表時評,勸公眾也要有“平和的心態”?!斑@項改革比照的坐標系是自己而不是發達國家?!?/blockquote>責任編輯:馬昌博 郭力 李梁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丁婷婷
人民網發表時評,勸公眾也要有“平和的心態”。“這項改革比照的坐標系是自己而不是發達國家。”
人員編制不縮減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大部制改革,已經讓全國共減少了廳局級機構80多個。而除了四川因災后重建任務重可適當推遲外,全國30個省份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獲中央批準。
在人員編制的控制上,“大部制”改革的目標與公眾愿望之間,存在誤解。與公眾的想象不同,“嚴格控制機構編制,不縮減人員編制”,已被概括為此次改革的特色之一。
為了減小改革的阻力,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張柏林曾建議“大部制改革不縮減編制”。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綜合處處長李玉明在接受采訪時亦稱,“人員編制不減少是這次大部制改革的特點”。
例如,吉林省已將原來的58個機構精簡為47個,但為了不影響干部工作積極性,一些處級干部雖不再任領導職務,卻保留處級待遇,工資不降,待遇不變,沒有人因這次改革而離開公務員隊伍。
廣州的改革同樣如此。李玉明說,如果涉及到新部門的編制比較少、原來的部門多出來了一部分人,那么這部分人員也不會分流到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或者企業中,而是安排到其它部門去。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曾在地方調研“大部制”改革。在他看來,對于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