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追悼會得早點開”——楊憲益二三事

楊老說他是個花花公子:“我真的是一個Playboy,不相信我脫褲子給你看?!比缓?,站起來就脫褲子了。幾位太太們就嚇得花容失色了,而實際上,楊老只是把他的皮帶翻起來給他們看,他那條褲子的品牌是Playboy。

責任編輯:馬莉

楊憲益去世前一個多月,小侯帶著我和幾個朋友去探望了這位“老頑童”。在北京后海銀錠橋邊胡同深處的一所住宅里,95歲的楊憲益思維敏捷,煙不離手,屋內的擺設十分簡單,墻上掛著楊憲益和妻子戴乃迭的照片,桌上擺著當天的報紙,楊憲益告訴我們自己身體沒什么大毛病,每天看報紙沒什么問題。楊憲益嗜酒,醫生對他有禁酒令,可他卻笑呵呵地說:“喝幾杯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

那天,小侯說起想給楊憲益添置一臺新的DVD播放機,并向他推薦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楊憲益擺擺手說:“不用了,不用了。”

后來,我才知道,2006年秋天,楊憲益就已經被查出身患癌癥,他自己卻不怎么在乎。

楊憲益去世那天下午,我輾轉得知消息,發短信給小侯,很快,小侯確認了這一消息。

小侯是搞音樂的,二十多年前從臺灣來大陸,偶然認識了楊憲益,1983年,一位在北京留學的澳大利亞學生把小侯帶到了楊家,從此,小侯就經常去和楊憲益聊天,有時還賴在那里直到深更半夜也不肯走。他們相差41歲,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1980年代,“混跡”于楊憲益家的還有駐北京的外國記者、大使、專家,也有楊憲益的老朋友們——1940年代,一群知識分子曾在重慶搞過一個“二流堂”,后來隨著大時代的變遷而搬到了北京,從重慶“二流堂”到北京“二流堂”,楊憲益始終是其中一位并不怎么活躍的成員。“文革”期間,“二流堂”成了“反革命俱樂部”,堂中成員后來的命運遭際各不相同。

“文革”結束后,老朋友們又開始互相往來了,楊憲益把自己家的聚會戲稱為“新‘二流堂’”。臺灣來的小侯則成了“新‘二流堂’”的重要成員之一。

中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1915-2009﹚ 吉米/攝

楊憲益家的新“二流堂”

我1983年一回來就認識楊老了,住在楊老家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