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和黃渤只差一票——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手記
金馬獎最后的評審工作是在臺北縣一家酒店會議室進行的。評審團必須與外界隔絕(手機沒收,到樓下抽煙也不行),由早上9時一直至下午6時,一個個項目地選出得獎者。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王華
●張家輝未得一些評審認同,跟《證人》是類型片有先天關系
●杜琪峰的《復仇》、爾冬升的《新宿事件》、鄭保瑞的《意外》、吳宇森的《赤壁2》全不受青睞
●爛片的攝影很好,可以給它最佳攝影提名嗎?
對臺片有利?倒不見得
金馬獎最后的評審工作是在臺北縣一家酒店會議室進行的。評審團必須與外界隔絕(手機沒收,到樓下抽煙也不行),由早上9時一直至下午6時,一個個項 目地選出得獎者。最后名單出來了,評審大都很滿意,有人說“漂亮!”;我也喜歡這份名單,因為它跟自己的口味貼近。主辦單位說今年評審團頗有共識,其實也 是“物以類聚”的結果吧。就是說,從挑選評審一刻,今年金馬獎的基調已大致定下來了。
巴西電影《上帝之城》(City of God)可以說直接影響了《不能沒有你》。電影真的能影響當地社會,他們總統看了之后,就召集各部會首長,去貧民窟里面解決電影中提到的少年暴力問題。
——《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
這個事情不只發生在臺灣,我在日本參加影展時,一個NHK的老攝影師抱著我一直哭,他看了四遍,說日本政治人物應該來看這個。陳菊在看完電影后,回頭跟下級主管說,這個事情如果再發生在高雄,就是我們的恥辱。
——《不能沒有你》男主角陳文彬
(節選自張鐵志采訪《做一部不只是電影的臺灣電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