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劃界18年:陸上塵埃落定,海上還會更難

陸地227平方公里爭議地區,中國得114平方公里,越南得113平方公里

責任編輯:李梁 郭力 馬昌博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何旭

在涉及爭議較少的北部灣和陸地邊界問題上,越南方面最終都采用了中方所提出的方案

法卡山以3號主峰為界,中國據有1、2、3號峰,越南得4、5號峰;老山以4號主峰為界,中國據有1、2、3號峰;者陰山同樣以主峰一分為二

陸地勘界完成之后,中越雙方同意啟動制定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的磋商。但“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確定的解決方案”

2009年11月18日,歷經長達18年的談判和勘界,中國和越南的代表在北京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議》,《中越陸地邊界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議》等三個文件。至此,除了最后一個“難啃”的骨頭中印邊界,中國陸地邊界的談判與勘定工作接近完成。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中越問題專家,曾經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越南語一級播音員潘金娥對南方周末記者評價說:中越完成陸地邊界勘界,是一個“大的突破”,但是海上邊界,尤其是南海問題依然“分歧較大”。新華社發布的官方通訊也表示,中越兩國未來外交談判的重點,將是解決依然無法達成一致的“南海問題”。

明年則是中越建交60周年,在如此時間點之上,中越這兩個社會主義鄰邦,終于從冷戰時代最后的陰影走出,擁有了一段無論在地圖上還是在國土上都已經沒有爭議的穩定邊界。

網上流傳的中越北部灣劃分示意圖 南方周末資料圖

法卡山、老山、者陰山歸屬

2006年,法卡山主峰3號高地上重新樹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老山以主峰4號高地為界,中國退回4號高地以北,據有1,2,3號高地。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中越邊境最具標志性也最具爭議性的三個地名,隨著《高山下的花環》等一批文藝作品,成為曾經的中越兩國間的軍事摩擦的注腳,進入無數國人的記憶。由于1979年的中越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幾乎持續整個80年代的中越軍事摩擦,中越兩國陸地邊界之間的軍事對峙,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后期。甚至直到去年,中央媒體依然在報道中國邊防部隊在法卡山進行“戰備演練”。

測繪系統的專家介紹說,根據我國現行相關保密規定,比例尺為1比100萬以下的地形圖,乃至近年來締結的邊界條約的詳圖都不公開。因此,中越之間的邊界條約盡管早于1999年就已簽署,但具體到牽動人心的老山、法卡山等陣地的歸屬,依然無法查證——中越之間的有爭議領土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