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對我感興趣是因為我對中國感興趣詩人加里·斯奈德訪談
“垮掉的一代是過去的事情,不要總是提那一代,我們應該活在當下,關注現在?!?/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王華
“我感謝中國文學對我成就的肯定,但我不希望過度夸大對寒山的翻譯,我認為很多其他人對寒山有貢獻??宓舻囊淮沁^去的事情,不要總是提那一代,我們應該活在當下,關注現在。”在“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朗誦會,只要有加里·斯奈德出席,他就一定是最后一個出場的詩人。因為在與會的外國詩人中,斯奈德的名氣最大。
11月26日晚上的開幕式上,斯奈德穿著藍底白色條紋的襯衣和背帶褲,肩上披著藏青色的西裝,絡腮白胡子和一頭白發,十分醒目。在日本詩人高橋睦郎朗誦完之后,斯奈德熱烈鼓掌,讓人聯想到他在日本生活和學習日本文化的經歷。
斯奈德朗誦的是《等人來接》等詩:“今年的中秋是十月二日,
我吃月餅,睡在外面的廊上
白色的月光透過黑色的松枝灑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斯奈德具有中國古風的詩歌就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并在文學愛好者中流傳。中國古代詩歌被斯奈德等人以另外一個語言系統解讀之后,面貌煥然一新。
加里·斯奈德1930年出生于舊金山,早年移居到美國西北部,生活在他父母位于華盛頓州的農場。1956年到1968年,斯奈德在日本學習禪宗,先后在京都相國寺、大德寺等寺院里修學禪宗,一度削發為僧。
崇尚自然的斯奈德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中的梭羅,他長期生活在內華達山脈的山林之中,家里的房子是他自己親手建造的,這處遠離喧囂的僻靜住所直到20年后,才利用太陽能通上了電。斯奈德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勞動者,他曾從事過伐木、防火哨員、文獻翻譯、木工等多種工作,他的詩歌和生活經歷被凱魯亞克寫進了小說《達摩流浪者》,該書寫到從日本歸來的賈菲·賴德,給伙伴們帶來了東方的禪宗和寒山詩歌。斯奈德做森林火警的經歷也被凱魯亞克寫進了長篇小說《荒涼天使》。
1958年秋,斯奈德發表了他翻譯的24首寒山詩,次年,他又將一部分寒山詩與自己創作的詩歌合為《砌石與寒山詩》結集出版。
1984年,斯奈德作為“中美作家會議”美國代表團成員來華訪問,他特地和他在上海出生的日裔妻子以及金斯伯格一同前往蘇州寒山寺。斯奈德將自己的寒山詩英譯本贈送給寒山寺住持,還當場題寫了名為《楓橋邊》的短詩。
斯奈德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任教多年,北島寫過斯奈德給學生上寫作課的情形:“只要天氣許可,他的課幾乎都在戶外。我們來到戴維斯植物園的一片草坪上,同學們把兩張野餐桌并起來。那形式有點兒像野餐,不過吃的是詩。”
27日中午,在中文大學去沙田的出租車上,斯奈德取出錄音機自言自語。斯奈德說:“我經常會錄下我的想法,我剛才錄的是沙田周圍的環境給我留下的印象,我覺得這里很像一部日本的動畫片,令我想到兩個詞:高科技和反烏托邦。”
在采訪過程中,斯奈德不時習慣性地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下漢字,先后寫下的漢字有“仙”、“山溪無限”。他的筆跡蒼勁有力,非常容易辨識。
同樣的字跡出現在了29日晚“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閉幕式上,當詩人們在一塊巨大的白布上盡情揮毫書寫的時候,斯奈德只用毛筆自上而下寫下五個大字:“本來無一物”。
11月27日中午,斯奈德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美國西部登山者和中國古代詩人相遇
加里·施奈德在“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朗誦自己的詩作 圖/南方周末記者 王寅
1963年在日本京都,金斯伯格給斯奈德拍的照片???魯亞克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