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遭遇全球氣候災難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身邊的災難,我們記者能做些什么?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郭海燕
11月末,哥本哈根會議前夕,在羅馬國際環境記者年會上,那些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第一次這么集中地被親歷者描繪和講述,或許勝過任何科學數據和宏大宣言。
圖/梁偉馳
烏拉圭記者阿維羅從小學地理課上就知道自己的國家是個風調雨順的國家。11月本是烏拉圭的春天,可今年不知為什么天天下雨,甚至下冰雹。國家一半的地域遭受洪水襲擊。對于一個連地理書上都說是沒有自然災害的國家,從政府到百姓都沒有面對自然災難的準備。
哥斯達黎加的露西亞講的故事有點傷感。她說,在哥斯達黎加有一種金蛙,全世界只在他們國家的一個地區有該物種??墒墙?0年來,那個地區的氣候發生了變化,以前每天早上的薄霧可以輕撫金蛙的身體,現在金蛙沒有了薄霧的輕撫,失去“寵愛”的它們舍棄了哥斯達黎加人,不知了去向。露西亞說,金蛙從此在我們這個世界消失了!
玻利維亞的首都拉巴斯是全世界最高的首都,海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