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國家為企業做廣告?
這部選擇了一些中國人并不喜歡的CNN電視臺、受眾目標為西方市場的廣告,卻已經得到大部分中國民眾的認可。在環球網所做的調查中顯示,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商務部的這一廣告宣傳行為“非常好”,能夠改變“中國制造”形象。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制造在國際經濟新秩序中的敏感地位,集中體現在上周開始在CNN上播放的“中國制造”形象廣告上。這則30秒長的廣告賺足了眼球,廣告制作的背景也吊足了胃口。
廣告的背后更耐人尋味
除了該廣告“第一”的稱號之外,各方吞吞吐吐的微妙態度又成了另一看點。
商務部為“中國制造”推出了一組形象廣告。這則以美國CNN電視臺為播放媒介的廣告,從11月23日開始,將持續播出六個星期。這是第一部由國家層面推出,并在西方媒體上播出的中國形象廣告。
廣告開播近一周后,中國媒體發現了這個新聞,開始了連番轟炸和追逐。一周后的周二(12月1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主題是“搞活流通,擴大消費”。不過,記者們已經對“搞活流通”沒有多大興趣。發布會一結束,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被堵截,記者紛紛追問“中國制造”廣告的幕后故事。
投錢方是誰?投入多少?為何選擇在商務部發起對美國小汽車“雙反”調查、中美貿易摩擦見大的時點播出?為何強調中國制造與世界的合作,而不是通過廣告改變西方社會對中國制造質量和安全問題的固有印象?
但是,沈丹陽僅僅低調地澄清說,廣告的投放方并非商務部,而是“在商務部支持下”,由中國商務廣告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4家行業組織委托廣告公司制作。
在向世界廣而告之的同時,有關方面卻對廣告本身三緘其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