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生死劫

中國自行車協會表示,參與電摩新國標制定的單位不具有代表性,缺乏公信力,不具備普遍服從性,是強勢利益集團利用標準設置技術壁壘和準入壁壘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郭海燕

中國自行車協會表示,參與電摩新國標制定的單位不具有代表性,缺乏公信力,不具備普遍服從性,是強勢利益集團利用標準設置技術壁壘和準入壁壘

“把墻砌到了家門口”

留給為中國1.2億輛電動自行車“正名”的時間只剩20天。

20天后,2010年元旦開始,國家《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下稱電摩新國標)正式實施。按照這一標準,明年電動自行車將變為電動摩托車,從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行列。

這意味著全國的1.2億輛電動自行車將身份不明。這也意味著如果今后電動自行車上路,需要和開汽車一樣考駕照、上牌、買保險,然后進入機動車道行駛。

“你說哪個騎電動自行車的老百姓敢跟機動車搶道,這豈不是拿命開玩笑?”江蘇新日電動車公司董事長張崇舜說。

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電摩新國標的兩項關鍵數據——最高設計時速大于20公里/小時,整車重量大于40公斤——把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電動自行車定義為了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

電動自行車行業將此評價為,好比緊貼著人家的大門砌了一堵墻。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陸金龍認為,電摩新國標是對10年前的電動自行車標準的無縫對接,完全不給電動自行車創新和發展的空間。也就是說,無論市場有怎樣的需求,電動自行車只能按照10年前的標準,想突破不可能。

1999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標委)頒布了《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其中,“最高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的規定一直沿用至今。“中國電動車第一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