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領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總統奧巴馬10日于挪威首都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媒體幾乎異口同聲用“諷刺”來形容。奧巴馬在得獎演說中正面回應批評,將領獎臺當做宣揚其戰爭理念的講臺,強調“公義之戰”有時出師有理,亦合乎道義。
美國總統奧巴馬10日于挪威首都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媒體幾乎異口同聲用“諷刺”來形容。奧巴馬在得獎演說中正面回應批評,將領獎臺當做宣揚其戰爭理念的講臺,強調“公義之戰”有時出師有理,亦合乎道義。
奧巴馬在演說中表示,動用武力有時是有理的,特別是基于人道立場,以“基地”恐怖組織為例,談判不可能叫他們放下武器。他提出“公義之戰”的概念,指戰爭只有在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才是合理的:在別無選擇或自衛的情況下發動;動用武力須合乎比例;平民應盡量免受暴力傷害。
奧巴馬承諾推行促進交往的外交路線,致力為世界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穩定阿富汗局勢、應對氣候變化和裁減核武。他強調目的不是得獎,而是推動美國的利益。他說:“如果我成功了,但愿某些批評可以平息;如果失敗了,世上一切贊譽和獎項都不能掩飾真相。”
奧巴馬領獎期間,打破歷屆慣例,取消出席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的午宴、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晚宴、記者答問會、電視訪問、兒童活動、慶祝音樂會及和平中心展覽,大幅縮短訪問行程,盡量保持“低調”。但民調顯示,44%挪威人認為奧巴馬不出席國王午宴“不禮貌”,是“傲慢”之舉;另外支持授予他和平獎的挪威人也從10月份的42.2%降到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