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之殤

中國經濟的過度依賴房地產投資,給經濟的未來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如果我們對泡沫不能給予足夠的敬畏,迪拜的今天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將重組旗下最大的主權投資公司“迪拜世界”,并延期6個月償還其即將到期的債務,延期債務的總額高達590億美元,占迪拜政府全部債務800億美元的比例竟然達到3/4,迪拜神話倒在了全球經濟復蘇的前夜。

根據穆迪公司12月2日最新的評估報告,迪拜政府及國有企業的已確認債務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而根據迪拜政府目前的資產負債表,靠自身擺脫這場危機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全球對迪拜償債能力的擔憂程度,從股市、油價和黃金價格的大跌基本可以印證。對于還尚在金融海嘯的余波中掙扎的全球經濟而言,迪拜危機究竟意味著新一輪危機的開始,還是金融危機“最后一只靴子”的落地?這個沙漠彈丸之地的“蝴蝶效應”對全球經濟的復蘇將產生多大的影響?中國應該從迪拜危機中學到什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

“迪拜危機”的發生具有邏輯的必然性

對于迪拜神話的破滅,國際金融界將之歸咎于金融危機下房地產價格的下跌、過度舉債導致資金鏈斷鏈、和在建項目停工等三重合力協同發作的結果。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迪拜的倒下是符合全球金融產業鏈的基本邏輯的。

其實,在迪拜神話被全球頂禮圖騰的前幾年,迪拜已顯現出發展的頹勢,而年初開始停工的世界第一摩天高樓,則成了其神話倒下的第一張牌。我們事后推演迪拜模式的倒下,的確具有必然性。

迪拜是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和經濟中心,2008年GDP為824億美元,其產業以金融、貿易、旅游和房地產為主。此次迪拜危機的肇事者“迪拜世界”,是迪拜政府所擁有的三大主權投資公司之一,其他兩家為“迪拜投資”和“迪拜擴股”,而“迪拜世界”是迪拜政府全球投資的執行者,在迪拜的整個經濟生態中起著極為攸關重要的作用。

在迪拜世界官網(Dubai World)上,“迪拜世界”這樣自我介紹:“‘迪拜世界’是迪拜在全球投資領域的旗手,致力于四大戰略性發展領域:運輸和物流、船塢和遠洋航務、城市發展以及投資和金融服務。”

截至2008年底,迪拜世界的負債高達590億美元,資產為996億美元,從其本身的現金流來看,在房價大跌的情況下,已經沒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