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肉塊只準叫湯面
有鑒于臺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和“消費者保護法”都要求業者負“廣告真實”的義務,消保會日前邀經濟部門、衛生部門、“公平會 ”和島內五大泡面業者協商修改相關規定。泡面里只有“牛肉屑”而沒有“牛肉塊”,將沒有資格叫“牛肉面”,只能稱“牛肉湯面”。
有鑒于臺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和“消費者保護法”都要求業者負“廣告真實”的義務,臺消保會日前邀經濟部門、衛生部門、“公平會 ”和島內五大泡面業者協商修改相關規定。泡面里只有“牛肉屑”而沒有“牛肉塊”,將沒有資格叫“牛肉面”,只能稱“牛肉湯面”;但消費者還是能在泡面包裝上看到香噴誘人的大塊牛肉廣告。
“消保會”督導組組長劉清芳表示,為縮小消費者對包裝廣告和實際內容的認知差異,兼顧“廣告創意”,決定將“圖案系供參考”的字體放大四倍。為了“尊重廣告創意”,包裝上讓人垂涎欲滴的圖案還是可以保留。圖案過關,但“消保會”對文字部分嚴格把關。如所謂的“牛肉”,是跟蔥、胡蘿卜丁一起放在調味包中的“肉屑”,只算是調味料的一種,“調出牛肉湯頭”,只能取名“牛肉湯面”;同理,麻油雞面沒有真的大塊雞肉,也只能叫“麻油雞湯面”。
業者都表示會配合,但希望庫存消化完再實施。劉清芳表示,這項行政指導沒有強制性,業者違反了也沒罰則;希望衛生部門與泡面業者協商后,盡速訂定實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