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聶翁作注腳
聶詩深刻反映了時代,反映出了歷史的這一頁,堪稱詩史。侯注在反映歷史方面也是紺弩的功臣?!兑娀疖囕d拖拉機駛過》一詩首句是:“密虎列車道上馳?!?/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小磊
侯井天兄經過二十多年辛苦才完成的《聶紺弩舊體詩全編》,終于在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上部少R!
聶詩的第一個注釋本是我做的。我很愛讀他的詩,聽說出版社接受了胡喬木的提議,要出注釋本,我就主動把這作注的事攬了下來。那時我住在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后樓,距勁松聶府不算太遠,我去了好多回。我的注釋就是在他本人的指導之下完成的。
我做的《散宜生詩》增訂、注釋本出版之后大受歡迎。這里必須加一條注釋:“大受歡迎”的是紺弩的那前無古人的奇詩。至于我的注釋,卻是不滿的居多。那時戴文葆兄住在166號前樓,我晚上常到他房間去聊天。新書出來,我給他送去一本。他看了,當面批評說:我一看就懂的地方,你都注了;我希望知道的“本事”,你一條都不注!我知道,有這樣意見的讀者還不少。其實,這作注的體例,是紺弩給我定下來的,我在這書的“附記”里說了:
老頭(聶紺弩)上工圖 圖/丁聰
《聶紺弩舊體詩全編注解集評》 侯井天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11月,98元
關于作注的體例,這里只說明兩點,一是只注不釋,僅指明若干典故的出處,至于對詩的理解欣賞,那是讀者自己的事情。二是盡量從簡。
這兩條,以及沒有寫出的第三條“不涉及本事”,都是紺弩的意見。我不能不尊重他的意見。再說,誰都知道,注典故易,注本事難。我也正好避難就易,偷點懶吧。
我受到的這個“限制”,自己沒有說,倒是舒蕪兄在一篇文章里幫我說了:
朱正兄作為箋注者,能得到原詩作者的指教,這是他比古代箋注家幸運之處,此意他在 《附記》中說過。但是,一般不滿于朱注者,以為他的注太少太略,不該只注古典,不注今典。其實完全怪不得他,他是受了根本不愿自己的詩加注的原詩作者的限制,此又古代箋注家未有的為難之處,此意朱正沒有明說,但從聶老給我的信中,完全可以推見。
他說的是1982年10月25日紺弩給他的信,信中說到胡喬木建議出版注釋本的事:
喬公是注釋專家,我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