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電影業的門檻會越來越高——對話易凱資本CEO王冉
中國市場真正有票房影響力的藝人幾乎沒有,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就那么幾個,資本很難“遍地開花”地去投資
中國市場真正有票房影響力的藝人幾乎沒有,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就那么幾個,資本很難“遍地開花”地去投資
易凱資本從2002年開始關注中國傳媒娛樂行業,7年時間里,已成為傳媒娛樂業內最知名的投資銀行,被業內稱為傳媒娛樂業的“幕后推手”。
人物周刊:就你的觀察,現在中國電影的“盤子”有多大?
王冉:電影市場一年就40多億,規模不算大,隨便一個市場都要比電影市場大。比如央視去年一年的廣告加起來可能將近150億,而電影票房才40多億。這40多億還要分給院線、電影院,真正分到制作方、發行方手里的大概只有45%左右。當然電影還有其他衍生收入,例如海外版權、新媒體、制成DVD,但總的來說這個比例還很少。
人物周刊:但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中國電影了。
王冉:第一,是因為中國電影業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處于黃金期??焖僭鲩L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化多廳電影院的建設。就拿北京市海淀區來說,以前只有華星一家多廳電影院,一年票房四五千萬人民幣,但現在至少有5家多廳電影院,還是這個區域,還是這么多人口,一年票房將近兩個億。以這樣一個速度增長,很多二三線城市也會開始有電影院。電影行業快速增長的趨勢,對投資者是有吸引力的。第二,投資者覺得電影是相對容易建立品牌的一個平臺。不可否認,電影業有它性感的一面,這讓很多不了解這個行業的人誤以為遍地黃金。
人物周刊:每年也會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去年的《非誠勿擾》。用王朔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