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的前世今生
10年前,香港導演陳德森拿著《十月圍城》的劇本到處去跟人談投資,在他的計劃里,要搭建一座城池,真實還原1905年的香港中環。聽了這個計劃,10個人里有7個扭頭就走,還有兩個勸他不要再發瘋了。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就是陳可辛。
10年前,香港導演陳德森拿著《十月圍城》的劇本到處去跟人談投資,在他的計劃里,要搭建一座城池,真實還原1905年的香港中環。聽了這個計劃,10個人里有7個扭頭就走,還有兩個勸他不要再發瘋了。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就是陳可辛。
那是1999年,香港電影的艱難時世:
武俠片魅力漸失,“新浪潮”已然退潮,香港之外的電影市場大幅度縮水:臺灣的第四臺直接一根光纜接到觀眾家,一年交700元就可以看電影;回歸為大陸盜版業大開了方便之門,再加上香港自身經濟的不景氣,許多電影人被迫放起了無限期長假。這時候要說服投資者花6800萬投一部有8個明星當主角的戲,其中三分之一用來實景造城,無異于癡人說夢。
主創和演員
陳德森要還原100年前的香港城
10年前的一個舊夢
艱難時世里總有做夢者,當時另一個香港導演也做著類似的夢,要花4800萬拍一部警匪片,用一堆明星。重重碰壁后,這個夢在2002年實現,劉偉強拍出了《無間道》,為當時的香港電影打了支強心針。
而陳德森的夢依漂浮在半空。電影《神偷諜影》之后,已被定位為動作片導演的陳德森就萌生了一個想法,要拍一個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都為之動容的動作片。
陳德森年輕時在香港海洋公園當過海豚訓練員,非常喜歡設計動作,但他對香港動作片的既定套路感到厭煩了。“開場先是一段小打,十分鐘之后再打,中間反復打,結尾是暴風驟雨般地狂打。”
他想,能不能顛覆這個規律,讓電影的前半場全是文戲,后半場全是武戲呢?
這是一種冒險,如果文戲不夠抓人,那些沖著動作來的觀眾會看不到一半就起身離場,如果武戲不夠震撼,又沒有辦法在力量和調度上“罩得住”全片。
《十月圍城》就是這一構想的產物。2003年,劇本定稿之后,他終于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