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反思新輪地鐵熱
國務院一次性批復22個城市地鐵建設規劃,總投資近9000億元,面對新一輪的地鐵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提醒,嚴防追求快工期、盲目攀比和“吃地鐵”等不良現象加速前進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12月初,國務院一次性批復22個城市地鐵建設規劃,總投資近9000億元,面對新一輪的地鐵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提醒,嚴防追求快工期、盲目攀比和“吃地鐵”等不良現象
加速前進
延續至今的金融危機可能是此次決策的重要原因。過去20年內,中央政府曾數度嚴控城市地鐵建設的狂熱,但作為此輪刺激經濟方案的一部分,以往被擱置的一些城市地鐵方案終獲通過。
中國將因此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市場。此輪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預計總投資超8000億元。而按照既往經驗,每投資1個億的地鐵工程,就可以拉動2.6億的GDP。
而業已擁有地鐵的城市,亦在急速擴容,依照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未來地鐵擴容規劃,屆時三地將注定躋身世界十大地鐵城市行列。
最高興的或許是開發商,地鐵方案甫一通過,“某城邁入地鐵經濟時代”的房產廣告已在媒體遍地開花。
地方政府也不例外。“我們慶幸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如果沒有國際金融危機,審批不會有如此‘加速度’。”南昌市軌道辦有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的說法,代表了部分城市的驚喜心態。以往城市地鐵項目審批,至少需要三四年,而南昌地鐵此輪借助擴大內需機遇,僅用一年時間便獲批上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