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襲哨兵者伍勇刑事檔案
伍勇槍襲哨兵、攻擊保安、搶劫收費站,并涉身命案。警方抓獲后,發現了他寫有大量的日記、信件、自述、心意書、遺囑。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林春挺
■伍勇槍襲哨兵、攻擊保安、搶劫收費站,并涉身命案。這樣一名瘋狂的罪犯,警方在抓捕后,發現了他大量的日記、信件、自述、心意書、遺囑。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大華分析認為,伍勇屬偏執型人格,在一知半解的錯誤認知下去觀察現實社會,產生了不滿、敵對、反社會的情感,繼而出現了極端的犯罪行為。
■伍勇一審被判死刑后,在獄中沉痛懺誨:“如果現在依然按照‘希望的角色’把我塑造成瘋狂的魔鬼,只會帶來更多的瘋狂”,“我希望自己曾經希望的角色永遠不要成為現實”。
伍勇的中學畢業證和當兵時的軍裝照 圖/新華社記者 宋丁補之
罪犯伍勇把哨兵作為了攻擊目標。
中午,在前往宜賓市衛星觀測站某部駐地門前時,伍勇先在旁邊的人民廣場坐了一會兒。他要等到午后。“因為那時候過去,他們飯后可能在休息。”伍勇后來在警方筆錄中交代。
此前,他已多次來到這里,在佯裝看書時摸清了執勤狀況、哨兵是否攜帶槍支,以及撤退路線等。
但這一次,他的牛仔包里不是書,而是11支槍。槍是火藥槍,9長2短,長槍每三支一捆。找鄉民自制,槍槍實彈。如果這些槍支臨時失效,包里還有10枚自制炸彈和幾瓶汽油。
中午一點。“時間差不多了”。伍勇戴好藍色帽子,將隨身聽耳機塞進耳朵,拿出兩捆長槍,一捆掛在胸前,用衣服遮好;一捆在手,用塑料袋擋住槍口。他穿過馬路,走進大門。
門內兩名哨兵在站崗。邊上大字警示:“哨兵神圣不可侵犯”。他走到左邊哨兵前,拿開塑料袋,抬手,開槍。
原計劃中,他的槍口是對準頭部,臨時的,槍口朝向了腹部。“我想起村里有個鄰居,被鳥槍打中腹部,后來沒有事。”伍勇被捕后向警方交代。
哨兵中槍,掉頭往營區內跑去。
槍口轉向右邊的哨兵,沒有打中。
營區驚動,士兵們追了出來,伍勇逃離。
幾小時后,換裝的伍勇再次回到營區門前,看看沒事,走了。這一天是2003年9月11日,他精心挑選的日期。
今年3月28日,伍勇在踩點搶劫高速公路收費站時終被抓,其間,伍勇意圖槍襲四川宜賓市政府門口保安,并在2008年11月11日以及今年2月23日兩度伙同他人持槍搶劫收費站。
11月24日,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持槍搶劫、殺人等罪數罪并罰判處伍勇死刑。
一個初中時立下共產主義志向的年輕人,如何卻一步步走到今天,做出眾多驚世駭俗之罪案,置自己于審判席?
綜觀伍勇迄今短暫人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大華說,在錯誤的認知下,伍勇產生了與社會對立的情感,繼而出現極端的犯罪行為。
這個愛好記錄、偶爾寫詩的年輕人,保留了從初中至今的日記、信件、自述、心意書、遺囑、訣別書甚至寫給自己的悼詞,筆筆勾勒一出犯罪者的人生。
“理想者”
“我發誓,我絕不能因金錢扭曲我的靈魂。我要成為一名閃光的共產主義者,不愧于做一個真正的人而讀書。”——伍勇日記《我一生的打算》1995年,初二。
在警方的檔案里,伍勇,1978年農歷正月十八出生,漢族,高中文化程度,家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趙場鎮橋咀村郭家村組。
“在那稀疏的樹木中間,有一座只有四間破爛的土瓦房,這便是我童年的家。”這是他童年的日記。
南方周末記者來到伍勇老家時,看到伍家屋臺下是稻田,房屋依然破舊。伍勇十歲那年父母離異,他和雙胞胎姐姐隨母生活。而今母親羅文秀灰發憔面,在屋臺上擺出保留至今的伍勇讀書時“第一名”、“三好學生”的眾多獎狀。
在自己的日記里,少年伍勇在逃學、撒野中度過,并因此三次轉學,五年級時更是在家休學半年。其間開始“渴望上學”。成人后伍勇重閱日記,在旁注下:“停學一期,知其之苦”。
隨后的復讀是“一生中大的一次轉變”,他開始意識到“一個人的頭腦聰明靠的是讀書成才”,愛上讀書帶來好成績,六年級后得第一名已屬常事。此后讀書成了他的習慣。
他有限的書籍來自家中。羅文秀從左廂房——兒子伍勇的臥室里,拿出一個蛇皮袋,里面是他留存的書籍。
袋子里除了課本,剩下的都是《毛澤東選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等馬恩列毛鄧著作,這些紅色書籍屬于他的爺爺,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少年伍勇顯然為書中內容折服。“我發誓,我絕不能因金錢扭曲我的靈魂。我要成為一名閃光的共產主義者,不愧于做一個真正的人而讀書。”初二學生伍勇在日記《我一生的打算》中寫道。
羅秀文稱,當時的伍勇還從舊書店買了很多類似書籍,至今書上還有他的筆記。
他在日記中對一生的打算包括讀大學、留學。他在日記中自稱“我的性格是不情愿向別人乞求物質財富”,在成年后的人生中,他確實曾“在垃圾中找食物,也自得其樂”,且奇特地與他的多次搶劫罪行并存。
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在后來做下累累罪案的人曾在少年時期寫過這樣的日記:“我想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