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20100104)
魅力榜中的軟實力
今年的魅力榜,和往年一樣,有很多驚喜,也有很多意外,但可圈可點的,還不是太多。
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物魅力,和國家的魅力緊密相連,或許是今年魅力榜的賣點。
軟實力或者聰明實力,不僅是學術界時髦的話語。在中國自己覺得強大的當下,或者已是一個時代的必須。
我們的軟實力還無法讓這個世界大多數人心悅誠服,但我們已經有了像韓寒,或者像龍應臺這樣的范式,盡管她或者他,還有很多爭議,但畢竟他或者她,和我們以往曾經的范式,已有個性的大不同。
魅力榜還能走多遠,我們也無從知曉,只知道這年復一年的魅力榜,已經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也逐漸成為公眾談論的話題。
我們還不具有足夠的自信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但魅力榜的入選人物,或許是一個值得一試的開始。
楊錦麟(鳳凰衛視)
又是一年放榜時
又一個春秋將逝。在這一年里,我們看到了敢于沖破保守牢籠的張杰明,寧背罵名也要捍衛法律程序的趙長青,建言人大修改拆遷惡法的姜明安,特立獨行卻又敢言天下事的韓寒,將大陸足球拋離身后的香港足球,率性親民的姚晨和個性出走的胡舒立,他們每個人都是這一年中吸聚眾多目光的時代寵兒,在他們的背后,也折射出這一年來的潮起潮落,輾轉跌宕。
但這一年里,不僅有這魅力50人,更有著諸如“躲貓貓”、“鄧玉嬌”、“拆遷自焚”等刺激民眾神經的陰暗面,我們不能不看到,一個國家的進步與發展,僅靠鳳毛麟角的一批魅力人物遠遠不夠,只有13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締造真正的大國崛起,而這條路,還有很多人望不到它的所在。
夏緒東(武漢)
一個女人的心靈史
虹影的訪談,著實精彩。一個女人的心靈史,像畫一樣,盡現眼前。再一次堅信:任何好的文學,都是痛苦的宣泄和釋放。唯苦難能成就作家。
讀她的談話,讀到的,全是傷痛。那些生命早年的傷,如影子一樣跟隨,它們在她身體的細胞里,一直都在。她的喜歡文學,是必然的。文學在她那里,是藥。她以寫作來止痛。
父親這一角色,在她生命中一直缺失。她看不起父親,用“那個人”來指代他。后來,她找的男人,都大她很多。47歲時終于明白,她找的不是男友或者丈夫,她找的,是父親——在那些比她大很多的男人身上。
每個女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女孩,那是父親最寵愛的小公主。但一堵巨大的墻,橫在她和父親之間。
更悲涼的是,她和母親竟也是一直激烈的對抗,直到母親去世,直到自己成為母親。那一刻,她才終于理解了一個女人為家庭和愛所忍受的一切,那或許是同樣作為女人的她,終生無法承受的屈辱和苦難。
她以《饑餓的女兒》名世。名字暗含深意。真正渴望的,不是食物,是愛,來自父親的,來自母親的。而愛如此艱難,要耗盡一生去尋找。
在所有的叛逆、尖銳之后,不過是一個渴望愛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怔怔的望著,沉默不語。
潘爺(北京)
記者眼
幸逢盛世,尚能飯否?
我的電腦里有一個叫“愛飯”的小程序,每次開機就會自動蹦出來,然后顯示“無法顯示”的字樣。這個過程從7月8日一直持續到最近重裝系統。在這之前,我用它來更新我的飯否——現在正在新浪織“圍脖”織得很high的明星和官員們,誰知道它呢。半年以前的事情,很久了。
我第一次見到飯否創始人王興是在5月底開往拉薩的一列火車上,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一天前,我的同事衛毅和同行孔璞在巴東采訪被打,我們借助飯否和Twitter,一個下午就把求救信息傳遍了整個中文網絡。王興的眼睛會放光,總是精力充沛的樣子,在西藏的八九天,只要手機有信號,他就會把拍到的風景上傳到飯否。6月7日,我們在珠峰腳下海拔5100米的絨布寺賓館過夜,在一個嘈雜而暖意融融的休息室里,他不厭其煩地為幾個媒體人普及微博客的知識,甚至還手把手地為一位兄弟注冊了賬戶,結果這兄弟的ID就叫“從珠峰開始”。
后來我半開玩笑地對王興說,我要趕在我們的商業記者之前采訪你。其實直到現在微博客也沒找到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我知道它更重要的意義。又后來,我參與報道的《歡迎來到twitter時代》刊發了,那已是7月初。7月5日以后,飯否上彌漫著一種悲觀的情緒,人人都在報道、轉發,卻又都留下自己的Twitter賬號,好像某個準備好搬家的人,為老鄰居留下未來的門牌號碼。3天后,“愛飯”真的無法顯示,直到現在。
2009年改變了很多網民的習慣,不論你上的是飯否、譯言,還是Danwei、BT中國,總有一種力量讓你內牛滿面。在2009年的最后幾天,和同事Z聊起這些,都不免傷感,然后我搜索“愛飯 傷感”,想找到一些慰藉,蹦出來網頁告訴我:飯島愛的死有點傷感,有點心疼。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楊瀟
奪路而逃的派出所長
拿著法院開具的協助查詢函,到了派出所,一聽是查身份證號,工作人員讓找領導,于是找到他們副所長鄭某。鄭某一聽要查身份證號,很警惕,說他現在外面,下午要開會,可能幫不上忙。
我態度誠懇地告訴他,因為要起訴那幾個人,到法院,法院說起訴需要這幾個被告的身份證號才能立案,現在法院開來了介紹信,讓我過來查那幾人的身份證號,希望派出所能配合。
鄭所長不高興起來:“既然是法院開了介紹信來查,那他們為什么不派工作人員來查呢?”
“案子他們還沒有受理呢,就是開了個介紹信讓查,有‘協助查詢的介紹函’難道不行嗎?”
鄭副所長掛了電話。
下午,上班時間再電話,這個鄭副所長竟然將手機關了,只好找所長葉某。
葉某沒有直接反駁,只是一個勁地說,你到那幾個人的上級部門或者單位去查吧,為什么非要來我們這查呢。
耗費了大概10分鐘的口舌,這個葉所長還是不同意在他們派出所查。無奈,我只好掛了電話。
不想,剛在郵局寄了件東西,轉頭就看到了葉所長正靠在一輛警車邊打電話,立即湊了上去,等葉所長電話打完,我立即告訴他,我就是剛才電話找他要求查詢信息的人。
不想,葉所長立即緊張起來,說:我正忙,馬上要去一個地方,說完就要鉆進車內。我說,那好,我跟你一起去吧,反正我下午沒有什么事情。
葉所長看我跟著他,急了,一下關上車門,開車一溜煙似的跑了,像是慌不擇路的樣子。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我要查的那幾個人是高級公務員,他們還會在法院協助查詢函件面前依然如此“保護公民隱私”嗎?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