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歷的“保釣”運動
1970年代初,因反對越戰本來就不平靜的美國校園,發生了一件屬于中國人的家務事而造成許多海外中國留學生思想與態度轉變的社會事件:保衛釣魚島運動。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上世紀50年代的臺灣,生活條件很差,白色恐怖氣氛壓抑整個社會。有些思想的年輕人都想往外跑,去美國當然是首選。我的兩個哥哥都到了美國。1971年,我也到了美國。同之前的中國留學生相比,那個年代從臺灣去的留學生較少救國救民的理想,也少有打算學成后返臺服務的。1970年代初,因反對越戰本來就不平靜的美國校園,發生了一件屬于中國人的家務事而造成許多海外中國留學生思想與態度轉變的社會事件:保衛釣魚島運動。
保釣運動的原由,是當時的日本竟宣稱釣魚島屬日本的領土。中國人當然不會接受這種說法,由此引發在美留學生和臺灣本地大學生的抗議與示威游行。公允地看,當時的國民黨當局在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處境尷尬,在日本、美國幾乎沒有話語權。對釣魚島主權問題的態度十分曖昧??墒钱敃r的大陸政府卻能理直氣壯地要日本“不準動&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