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展望·政府與市場】政府該向市場讓位了
金融危機讓人們相信,市場已然失靈,國家不得不介入。然而最終推動全球經濟繼續前行的力量不是政府,而是商界。
責任編輯:肖華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金融危機讓人們相信,市場已然失靈,國家不得不介入。然而最終推動全球經濟繼續前行的力量不是政府,而是商界。
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 英國前首相
如今,身為一名決策者可不容易。我們正處在一個難以預測的時代,世界看來正陷于無休止的變動之中,人們所面對的挑戰也非常巨大。而最令人頭痛的還要數許多情況下出現的、正確短期政治與正確長期政策之間的沖突。
在經濟問題、氣候爭論以及安全事務等領域,近期的壓力往往倒向一邊:人們要求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希望待到財政形勢更為適宜之時再達成氣候協議;此外還應避免在打擊全球恐怖主義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軍事承諾。然而在上述各議題中,正確的長期政策幾乎都肯定與這些觀點截然相反。
消除短期考慮與長期利益間的差異之道何在?在如何消除差異這一問題上制定決策,就是在從根本層面上決定:我們對于自己的未來寄予了怎樣的信念,又存有哪些期待。在決策過程中,只有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