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經濟可能呈現V+U形復蘇
看見過熱才開始緊縮,會被迫要求加大力度,從而人為地造成大起大落。為了避免大起大落,中國在同比GDP增長速度達到10%、CPI通脹達到1.5%時,只要通脹的趨勢繼續上行,就應該開始小步走地進入加息周期
責任編輯:余力 鄧謹 助理編輯溫翠玲
看見過熱才開始緊縮,會被迫要求加大力度,從而人為地造成大起大落。為了避免大起大落,中國在同比GDP增長速度達到10%、CPI通脹達到1.5%時,只要通脹的趨勢繼續上行,就應該開始小步走地進入加息周期
美國復蘇、美元走強
從全球來看,G7國家的GDP將出現明顯復蘇。其中美國的增長對世界經濟而言最為關鍵。預計,美國的GDP將由2009年下降2.4%反彈到2010年的3.6%的正增長。
美國經濟波動主要的構成因素是存貨、房地產投資、耐用消費品和商業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原材料和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因此各公司紛紛削減存貨數量。到了2009年下半年,商品價格有所回升,各公司又開始增加存貨量。在經濟巨幅波動的階段,存貨上升可以解釋50%以上的經濟增長。目前就是處于這個階段。
如果全美四分之一的公司將存貨提高六個星期,則GDP增長就能達到3%。關于耐用消費品,短期內來說是非必需品,所以在危機期間的銷售大幅下降。但是要注意,導致這些消費下降的主要不是失業者(在危機期間,只有4%的勞動力加入了失業大軍),而是96%的未失業者,因為他們害怕突然失去工作,信心的下降導致了對非必需品的購買的大幅下降。目前,雖然失業率仍然很高,但已經見頂,所以消費信心就開始反彈,很多人開始購買非必需品。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財政刺激具有不可持續性,存貨反彈在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停止,消費者信心在反彈后會穩定下來。故而到了2010年中支持經濟增長的因素會弱化,美國的GDP增長速度可能下滑,美國經濟在2010年下半年有二次下行的可能性。
歷史數據表明,美國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