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算盤”新用
高盛不讓我們疲倦,總有新的創新產品浮出水面。暗池交易、AIG對沖、信貸違約掉期,現在出了一個 “算盤”,各類戲法層出不窮,想不注意都不行!
責任編輯:余力 鄧謹 助理編輯溫翠玲
高盛不讓我們疲倦,總有新的創新產品浮出水面。暗池交易、AIG對沖、信貸違約掉期,現在出了一個 “算盤”,各類戲法層出不窮,想不注意都不行!
資本市場中算盤一詞又有妙用。高盛的一個金融創新產品就叫“算盤”——多好的名字:古典別致,雅趣無窮。這個“算盤”的全稱是“合成有抵押債務”,是將各種債務打包出售。市場崩潰的時候,高盛能夠減少損失,“算盤”功不可沒。發明“算盤”的交易員喬納森·埃戈爾2007年當上了高盛的董事總經理。
交易員是統帥、是靈魂
金融危機前后華爾街的當權派主要是交易員出身,交易員是統帥、是靈魂。摩根士丹利、高盛、雷曼兄弟、貝爾斯登,還有花旗銀行,這些巨頭的一把手都是交易員出身。
華爾街券商內部的主力軍主要是兩彪人馬:做公司上市業務和并購業務的投資銀行家,還有買賣證券及其衍生產品的交易員。在資本市場這個大江湖海中,兩彪人馬輪番上陣,強力推行各種產品創新和制度創新,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和個人的投資積極性。
客官,有審美疲勞嗎?那么灑家就稍稍換一副面孔,輪流登場獻技,但幕間休息不可太長: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從網絡泡沫到金融危機,那真的是彈指一揮間。世紀之初的網絡泡沫是投資銀行家率領分析師借助公司造假。而金融危機則是交易員主導,設計和買賣各種金融創新產品。網絡泡沫中券商是推手,是幕后策劃者,而金融危機中券商跳到了前臺,有時甚至是赤膊上陣。
私人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中的許多靈魂人物也來自券商,是投資銀行家和交易員出來另立山門。投資銀行家出身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