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惑】糧食政策該怎么調?

糧食直補政策只有和產量掛鉤才能刺激生產;糧價繼續提高才能刺激農民種糧;糧食儲備目標只有和地方財力結合才能實現



提高農民種地收益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根本 IC/圖


糧食直補如何補?
    4月中旬,坐火車從長沙向西到湖南新化縣的路上,一塊又一塊拋荒的耕地迎面而來,此時正是早稻插秧的關鍵季節。
    這樣的場景,新化縣糧食局副局長周雄早已司空見慣。2007年,他去縣下面的農村調研發現,一些拋荒的田地里甚至已經長出了8厘米高的小樹苗?!翱纯催@些樹,就知道拋荒不是一年兩年了?!?008年4月15日,周雄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愿種田,選擇外出打工。新化縣糧食局曾進行過一次核算,發現了農民不愿意種糧的秘密?!叭绻覀兠慨€按每年投入15個工,一個工一天50塊的工錢計算,農民種糧完全是虧的?!敝苄壅f。在農民那里,周雄聽到了農民自己的解釋:“辛辛苦苦種一年糧,不如出去打半個月工?!?BR>    而新化農民工的收入還在持續增長。在農民務工最為普遍的建筑工地,一天起底收入是60元,還要管飯,每天再發給工人一包煙。在新化中儲糧糧庫,從事重體力勞動的糧食搬運工,每天的收入達到了一百多元。
    在丘陵縱橫的新化縣,特殊的農業環境,導致這些年在平原地區已經實現的基本機械化在這里還遠沒有普及,種田需投入的勞動相對較多。在勞動力機會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加之農業生產資料大幅漲價,農民近兩三年種糧的積極性下降非常明顯。
    2004年,國家在2001年以來一系列試點的基礎上,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一百多億元,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在糧食價格上漲和直補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作用下,2004年新化縣糧食增產3877萬噸,增長了9%。
    但是,由于產量難以統計,糧食直補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演變為按糧食種植面積,甚至最后干脆按耕地數量進行補貼,與糧食種植和產量本身脫鉤,成為對農民“撒胡椒面”式的全員補助,直接拉動糧食生產的作用越來越不明顯。在丘陵地區新化,這一補貼實施方式對糧食生產的拉動并不明顯。

 

近年來中國糧食產量 IC/圖


    為了扭轉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的局面,2007年11月,新化推出了鼓勵種糧的“新政”。
    首先是追究連片拋荒5畝以上的鄉鎮和村領導的責任,直至撤職,接著對連續拋荒兩年以上者收回承包田,對確實沒有種糧的,取消當年的糧食直補。還給予種糧大戶高額獎勵。
    但是,以行政手段保障糧食種植的措施,效果并不明顯。不過,中儲糧新化直屬庫的工作人員去新疆考察時,卻有新的發現。
    2006年新疆在糧食種植面積下降0.4%,特別是小麥播種面積持續減少、總產連年減少、庫存逐步下降的情況下,施行對小麥收購每公斤直補0.2元、大米每公斤直補0.3元的新政策,將糧食產量,尤其是向國有糧食企業出售的商品糧數量,與補貼直接掛鉤,從而有效刺激了農民種糧擴產積極性。
    2007年新疆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比上年增加近百萬畝。2008年,新疆按量補貼后的糧食價格達到了1.8元/公斤,繼續刺激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據糧食部門估計,糧食產量將達到近年歷史新高900萬噸左右。
    當然,這一政策的執行也并非沒有漏洞。最大的問題,就是國有糧食收購企業,可能套取糧食直補。2006年夏收按量補貼政策開始實施時,新疆就進行了預防,對套取補貼的糧食企業,立即取消其糧食收購資格。

該不該限制糧價?
    中央的糧食價格政策,也在權衡和相互抵消之中,自己跟自己打架。
    2007年年底,中國宣布取消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類原糧及制粉產品的出口退稅后,在不到兩后時間內,再次宣布從2008年起,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57類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征收為期一年5%至25%不等的出口關稅,同時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種商品的糧食制粉,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
    消息宣布后,國際市場糧價大漲,國內大連商品交易所糧價期貨則普遍下跌。國內外糧價出現巨大鴻溝。
    比如大米,目前國際米價每噸達到上千美元,而國內不過2600元人民幣左右,國際價格是國內價格的將近3倍。

 

國際農產品價格漲幅統計 IC/圖


    從中央政府角度而言,保障國內供應并控制因糧食而起的通脹,就必須限制糧食出口,但出口限制措施,同時限制了國內的糧價,降低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008年2月和4月,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五部門兩次提高稻谷和小麥的收購價,將本年新產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即每50公斤稻谷最低收購價分別比2007年提高7元;小麥比2007年分別高3—5元。兩次累計稻谷最低收購價提高9%-10%、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提高4%-7%。
    但是,對于計算勞動力投入后普遍虧本的農民而言,4%-10%的提價幅度,相對于國際糧價兩三倍的高價,政府提高最低收購價給予的種糧價格激勵,實際上遠遠不夠。這反過來又成為抑制糧食生產的最主要因素?!盀槭裁床荒芨邇r出口點,提高糧價,讓農民多賺點錢刺激農民多種糧呢?”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鋒說,“糧食政策和糧食安全,最重要的是搞對糧價?!?BR>    在盧鋒看來,政府形成的糧食漲價是導致通脹的主要因素的判斷,實際上并不成立。更多時候,糧食只是物價和工資上漲的被動接受者而已?!罢绻麚募Z價上漲導致城市貧民生活困難,完全可以對他們進行補貼,而不必采取目前扭曲糧價、限制貿易的政策?!?BR>    不惟糧價,中國糧食儲備制度上分級負責而與財政狀況不匹配的情況,同樣是潛在威脅糧食安全的因素之一。
    實際上,從新化及其所在婁底市的情況看,中國四級國家糧食儲備中,縣級儲備普遍不到位非常明顯。當這一現象成為占中國絕大多數的非發達地區的普遍情況時,追問制度設計,就是必須的了。
    長期以來,在地方長官負責制的要求下,省級政府逐漸將糧食儲備的財政壓力,轉嫁到地縣地方政府,逐漸演化為省市縣各級分塊負責糧食儲備的制度。但實際上,中國人口分布縣級以下人口最多,但就財政能力而言,在分稅制改革后,中央和省級財政不斷增強,而縣及縣以下財政收入,卻在總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從而造成縣級財政能力與應有糧食儲備規模普遍不相適應的情況。
    縣級財政困難讓縣級國家儲備庫有倉而不能儲,但在自負盈虧的情況下,為了養活自己,只好將代儲作為最重要的業務。
    在新化,縣國家儲備庫為中儲糧新化直屬庫代儲的5000噸糧食,并不能得到新化直屬庫“同工同酬”的保管等方面的儲備費用,而必須被當地直屬庫剝過一層皮,從而降低了國家財政資源在糧食儲備方面的使用效率。
    在盧鋒看來,縣級建立儲備糧制度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叭绻媸切枰?,中央政府應該將這一職責承擔起來,而不是讓內地普遍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勉為其難地承擔這種責任?!?BR>    實際上,專家們對導致地方承擔過多糧食儲備財政負擔的地方長官負責制,也頗有微詞?!斑@肯定將糧食市場分割為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利于全國統一調配糧食資源?!眹鴦赵杭Z食專家團顧問李思恒說。

 

(責任編輯 吳傳震 鄧瑾 助理編輯溫翠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