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與否 方論英雄? 中共南通市委書記羅一民談“南通現象”和“羅一民現象”
在媒體主導的注意力時代,我們南通也沒有什么引起全國關注的有爭議的人和事。我個人,我們的領導班子,雖然做事高調,做人卻很低調。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實習生 丁婷婷
在媒體主導的注意力時代,我們南通也沒有什么引起全國關注的有爭議的人和事。我個人,我們的領導班子,雖然做事高調,做人卻很低調。很多人說,南通的改革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我說,這也是我所期待的,我所追求的。
我們這些地方官,不怕吃苦受累,最怕的是得不到人民和組織的認可,最盼望的就是四中全會決定所說: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能干事者有舞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
我不能留下敗筆,我在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從價值實現來看,我也是為自己做事。
55歲的羅一民,在中共南通市委書記的位子上已經干了七年,是當下江蘇任期最長資歷最老的市委書記。
七年間,南通由一個長三角的邊緣城市,崛起為明星城市。中央黨校專門以“南通現象”為關鍵詞,成立了課題組。
如果“南通現象”是一幕正劇,那么羅一民就是這幕正劇的“男主角”。2006年那次副省長的選舉,則給他憑添了斑斕駁雜的色彩,留下了坊間感嘆不已的“羅一民現象”。
2009年10月29日晚,南方周末記者專訪羅一民。他講述了自己對“羅一民現象”的看法,也還說到高干子弟背景、大學教師背景對他從政的影響。
相對于羅一民現象,他對“南通現象”似乎更為在乎。
2009年2月14日,江蘇南通啟東市。長江入???mdash;—圓陀角?!D/CFP
“你們說是形象廣告,我也不反對”
“南通現象”不是一個單純經濟增長的故事,而是一個社會矛盾、生態矛盾相對平緩的故事
南方周末:聽說中國黨校等智囊機構概括總結了“南通現象”,作為主政南通的“一把手”,你是怎樣理解“南通現象”的?
羅一民:過去南通落后得很,在本世紀初,GDP增長速度等方面在江蘇省十三個地市中居于末位。2002年,我們大喊“要奮起直追”,到了2005年,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GDP增長速度之類主要經濟指標,一躍而上,坐上江蘇省第一把交椅。隨后三年,我們的GDP增長速度一直是第一。2009年,我們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GDP增長速度,排名第一。
我想,中央黨校的研究者們說的“南通現象&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