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宇航員完成太空行走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14日宣布,兩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于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并順利返回國際空間站內。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14日宣布,兩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于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并順利返回國際空間站內。

倫金說,執行此次任務的是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科托夫和馬克西姆·蘇拉耶夫。兩名宇航員于莫斯科時間14日13時5分(北京時間18時5分)打開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艙門開始太空行走,整個過程持續了約5小時40分鐘。

其中,馬克西姆·蘇拉耶夫是首次進行太空行走,而奧列格·科托夫曾在2007年作為國際空間站第15長期考察組成員在站內工作半年并出艙行走2次,行走時間共計12小時。

此外,這也是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宇航員今年初以來首次進行太空行走。在此次太空行走中,這兩名宇航員為國際空間站“探索”號小型試驗艙的啟用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其中包括在試驗艙外部成功安裝了無線天線和對接系統原件,并在艙門外部安裝了扶手欄桿,宇航員還在試驗艙與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之間鋪設了電纜。任務完成后,宇航員還對空間站外部拍照做記錄。

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軌道在本月下旬要進行一次調整提升,這需要借助空間站“星辰”服務艙的發動機來進行,但目前對接在“星辰”號上的“聯盟TMA-16”載人飛船會影響到空間站的軌道調整,因此在“探索”號小型試驗艙啟用后,“聯盟TMA-16”載人飛船將對接到該試驗艙上。這將是“探索”號試驗艙首次對接飛船,同時也將檢驗試驗艙的對接效果。

“探索”號小型試驗艙于去年11月由俄“進步M-MIM2”貨運飛船送至國際空間站。試驗艙主要用于科學試驗,還能承擔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的部分功能,同時能對接載人飛船及貨運飛船,空間站宇航員也能從“探索”號出艙進行太空行走。

在太空行走過程中,宇航員們還從國際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外部拆下一個用于科學試驗的密封容器,容器將在4月份被送至地球。該容器由奧列格·科托夫本人在2007年駐站期間安裝至“碼頭”號對接艙外部,容器內裝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植物種子及處于休眠狀態的甲殼類動物及蚊子幼蟲等,試驗目的是獲取生物體在太空環境中基因變化的有關數據,試驗結果將有助于研制太空生物材料。此外,專家們還將挑選出部分生物用于接下來將進行的長期太空飛行試驗。

倫金說,宇航員此次出艙時還對俄產新式智能化艙外宇航服“奧蘭-MK”再次進行了試驗,空間站宇航員在去年夏季的太空行走時已經對這種宇航服進行了首次試驗,試驗證明宇航服工作正常。據介紹,該宇航服由微電腦控制,宇航員進行太空行走前,宇航服電腦系統會提示宇航員按順序檢查宇航服穿戴是否正確。在進行太空行走時,如果發生意外情況,電腦系統會提示故障原因,指示宇航員如何操作。“奧蘭-MK”宇航服同時具有生命保障系統,能防止宇航員遭受過量的宇宙輻射,并且安裝有水冷卻系統,使宇航服內部保持恒溫。這種宇航服重120千克,可保證宇航員進行15次太空行走。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