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權對“違紀官員”定性
查辦案件是紀委最核心最秘密最敏感的部分,湖南常德紀委將對案件定性量紀的審理引入全委會討論,改革在當地引發各種意見——
反腐需要機制創新,紀委本身正在改革,反腐力度正不斷加大。圖為十六大以來查處的部分省部級高官?! 。茫疲校瘓D
年輕的違紀女官員肖嬋(化名)的政治命運,擺在湖南省常德市31位市紀委委員面前,委員們要發表意見。
對肖嬋給予什么樣的處理,這原本是由紀委常委會,關鍵時刻是由紀委書記行使決定權,但這次,決定權卻由“小范圍”擴大到“大范圍”。
這一變化源于該市紀委悄然試行的一場改革,改革以全委會擴權為核心,此次擴權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將紀委素來最隱秘的部分——案情研判——引入全委會議題。
這意味著改革主導者在削減自己的權力。在給上級的報告中,改革的主導者用上了最為自信的話語:
紀委最核心最秘密最敏感的案件定性量紀的審理引入全委會討論,由此實現了紀委權力重新配置的實質性突破,這在全黨紀委系統是開先河的。
多數委員堅持從輕處理
肖嬋是在會后一周才從常德政府網站上獲悉,自己的案子居然驚動四方,甚至成為“全黨先河”。
今年初,剛獲升遷的肖嬋被市紀委立案調查,調查認定其在任職期間,設立賬外賬及白條列支一百余萬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招商引資”名目、購買禮品和招待費用。
她承認,最初曾擔心上會可能暗示有從重處理自己的意圖,“別人都說,案子都上全委會了,可見多嚴重啊?!?BR> ?。玻埃埃纺辏冈拢保度障挛缛c,“肖嬋案”作為議題,登上了常德市紀委全會會場。為了杜絕當事人公關委員的可能,事先嚴格保密,直至臨進會場才公布。
作為主導者的市紀委書記劉劍英事先擔心,“委員們習慣了一言堂,能討論得起來嗎?”為了避免讓委員們感到背后有“組織意圖”,他放棄了作為委員的發言權。
經過幾分鐘的短暫沉默,會場氣氛逐漸熱烈。與肖嬋的擔心恰恰相反,主張從輕處理的委員竟占了多數。
仿佛是集體默契,大多數委員在違背財經紀律的定性上達成了共識,并多次提及案件的背景:基層財政困難,鄉鎮運轉艱難。極端的說法甚至是:“體制逼著人去違紀?!?BR> 市紀委委員、桃源縣紀委書記說,“以前其他案子是怎么定的,不能因為社會影響、領導重視就加重處罰?!庇屑o委官員事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違背財經紀律,基層鄉鎮甚為普遍,既往處置,大多從輕甚至從免。
來自財經監管部門的紀委委員則從體制的層面深入探究:錢沒有私分,是違反了會計制度,“體制上,讓很多人都生病,這病究竟怎么治?”
主張從重的聲音微弱卻擲地有聲,一位新任市紀委委員開場即表明了最嚴厲的態度——建議撤職。
“影響太壞,社會反響太大,如果處理不到位,收不到震懾他人和嚴肅黨紀的作用?!绷邢瘯h的紀監二室主任龔丹誠最終選擇了沉默。部分委員的發言令他感到失望,“最關鍵的帶病提拔和跑官要官問題被忽略了?!?BR> 龔主任不懼“惡人”角色,若嚴格比照紀律處分條例,“即便從輕,至少也是撤職處分?!?
最終,在法不責眾和從嚴執紀的分歧中,大部分委員傾向了前者。一位與會委員坦率承認,“兔死尚且狐悲,畢竟還是同志?!?BR> 在黨內警告之外要不要保留當事人級別上,分歧再度出現。一位來自政法系統的委員盡管沒發言,但在后來填書面意見時,特地在旁邊注明,一定不能保留級別。
他事后說,最起碼的威懾要存在,不然犯了錯的人,依然能享受級別,作為全委會的意見,有縱容之嫌。
力圖打破傳統慣例
劉劍英事后感到欣慰,他說,有不同的聲音就是最大的收獲,“這孕育著公開、透明、民主的氣氛”。
傳統紀委辦案一直給人以神秘的感覺,劉劍英認為,這導致公開和透明度不夠,導致監督“名正言順”的缺位?!斑@也是地方紀委系統改革動力一直不足的原因之一?!?BR> 以查辦案件為例,這項工作一直是紀委的核心權力之一。案件查辦一直有規定,而一位參與查辦案件的官員坦言,每個環節都在系統內部運作,某些時候,分管領導或一把手都有完全決定權,一個案子查與不查或查到什么程度,一位干部最終的量性定紀實際上最后都取決于領導的批示或一句話。
而且,“常委會,封閉運作,沒有自我糾錯功能,如果發生錯誤,往往一錯到底?!碑數丶o委綜研室一位姓楊的副主任補充道。
按常識分析,常德紀委官員反映的情況應該具有代表性,而紀委查辦案件過程中的這些弊端,也正是當地改革的動力之一。
當地官員認為,發揮全委會作用,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紀委宣教室一官員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全委會好比主人,常委會其實就是管家,如果管家失范,當然應該主人來管?!?BR> 但怎么個管法?“以前一年一次全會,還是和反腐工作會議一起開,聽完報告,再齊舉手”,“而體現權利和監督,不在口號報告上,而應在具體的問題上?!眲τ娬{。
?。玻埃埃纺辏痹?,常德市紀委有史以來第一次制定紀委兩會的工作規則,試圖厘清兩會的權力邊界。
主持起草文件的常德市紀委常委文春初告訴記者,紀委書記全委會工作規則初稿上,親自加上了討論重大案情及相關案件的內容,并獲通過。這意味著,這位書記將改革利劍直接砍到自己頭上。
作為輔助措施,紀委全會也由每年一次,調整為每季度一次,以保證委員討論案情的可操作性。
半年后,肖嬋案,因其社會影響和本身的定性難度,成為新規則的第一塊試金石。
面臨體制考驗
肖嬋最終命運如何?會前,有人提議用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但劉劍英沒同意。
黨內關于處理干部權限文件規定,涉及市管干部,或給予干部三大處分(撤職、留黨查看和開除黨籍)需要報告同級黨委,而紀委受同級黨委領導,這意味著重大處分最后決定權歸屬市委。
劉劍英的顧慮在于,若紀委全會形成表決意見,勢必形成倒逼市委常委會的情勢。亦有委員擔心,若執意表決,一旦發生被市委否決的情形,該如何收場?
最終取代表決的是無記名征求處理意見,而匯總結果遲遲沒有公布,可見主導者的謹慎。改革者面臨的困惑顯然已經超出了他們力所能及的范疇。
這首當其沖的便是體制上的障礙,黨內各種規定中,對于紀委全會和常委會的界定尚付闕如,“還真找不出可以適用的條款?!狈止芫C研的紀委常委胡以軍說。但黨章卻明確規定,紀委要接受同級黨委的領導。
已有委員擔心,對具體案情的議而不決,倘若一直持續,委員們的積極性能持續到幾時?在肖嬋案會后征求委員們對此次改革意見時,超過80%的委員認為經全會討論后,最終決定權仍應交予常委會。
“這是基于現實的無奈選擇?!币晃患o委委員承認。
“越透明,越民主,越接近公正”
有當地官員評價說,這次改革是投進平靜水面里的一粒石子,縱然掀不起大瀾,亦彌足珍貴。
此前,相較于近年四川、浙江各地以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為核心的地方黨委改革沖動,地方紀檢系統則一直沉寂。
贊賞者認為,結果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增加了辦案透明度,而監督職能的體現,在會議召開時已經形成,即便起不了決策作用,但至少會給決策者增加壓力,增加了個別人獨斷專行和枉法定性的風險。
“是對黨內的集中大于民主,民主的形式大于內容的一種沖擊;是對黨內民主滯后于人民民主的一種矯正?!笔屑o委宣教室主任邢路慣于這種宏觀的理性評判。
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敖建斌頗專業地說:“由九個常委討論到三十多個委員討論,無疑是擴大了民主,使決策更科學。由此我們班子成員幾乎沒有異議地支持和實施這個改革?!?BR> 異見者大多來自紀委系統外部,常德市委政研室主任洪振海持謹慎樂觀態度,“全委會擴權,恢復其應有地位,方向和趨勢是正確的,但以具體案情的定性量紀來實現監督常委會甚至一把手,值得商榷?!?BR> 他說,綜觀紀委辦案中的彈性環節,大多發生在立案和調查期間的干擾,真正到了定性階段,其實已成事實。
他提議,應將全委會的監督職能盡量向案件的調查和審理階段轉移,比如紀委的立案權,線索初核部門可由向分管常委負責改為只對全委會負責。
但這一看似點中要害的建議,幾乎遭遇到了紀委所有委員的否決,“線索搜集階段,知情者越多,走漏的風險越大,只怕還沒查,已經打草驚蛇?!?BR> “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目前來看沒有可操作性?!背5率屑o委紀監二室主任龔丹誠評價。
另一異見認為,案子不是關鍵,關鍵在于紀委委員的組成結構,和人大政協一樣,領導比例高,紀委全會中,機關人員比例高,三分之二是紀委系統內部的,決策主體、監督主體和執行主體重合,實際上還是自體監督。
但紀委書記劉劍英卻執意要走得更遠。
他認為,紀委辦案,應和司法辦案一般,“越透明,越民主,越會接近科學、公正的原則?!比绻怀霈F干擾,他甚至希望,但凡重大疑難案子,均應開辟渠道,上全委會討論,最理想的狀態甚至是所有案子。
“并真正過渡到,紀委全委會掌握實際的決定權,以取代日常辦案中常委會代行的決定職能?!?BR> 至于如此可能帶來的成本和時間問題,他并不以為然,“都是技術操作層面可以解決的?!保玻埃埃赌晔屑o委直接查辦的案件也不過十余起,難度似乎并不大。
但呈現出的分歧并不樂觀,他需要說服的可能還不僅僅是幾個常委。在會后征求紀委委員對改革的意見時,竟沒有一個委員贊同所有案件上全委會討論。
紀委委員、檢察院的一位姓楊的副檢察長強調,全委會應對重大制度進行決策,而不應該對具體案情行使決策權。他認為障礙首先在委員們并沒有參與全部案卷調查,且缺乏專業知識,貿然定性,表面上是決策民主,實際上對當事人是不負責的。
另外,亦有委員認為,定性量紀的改革能否取得實效,還取決于一系列與之匹配的附屬改革。
比如全委委員的相應履責應有制度約束,“紀委委員也生活在現實圈子里,如果基于潛規則而集體默契,該怎么辦?”龔丹誠說。
案件的會前通報和會后反饋機制的確立也被部分委員提及,“保密需要和委員必要的知情權如何平衡,如何在技術上規避?”
甚至年內頒布的全會規則也已被挑刺,“目前的規則是全委會的召集,以及議題均由常委會決定,這意味著現實中完全可能被常委會左右?!睏钚崭睓z察長建議,增設委員在某些情況下提請召集全委會和設置議題的渠道,“監督和制衡必須是互相的,雙向的”。
對此種種,紀委書記劉劍英顯得坦然,“這么多年的慣性,改變需要時間,應該循序漸進,急不得?!?BR>
■資料
紀委常規辦案程序
當地紀委一位官員講述了紀委的常規辦案程序:紀委信訪部門搜集舉報線索,進行初步核查,報分管常委同意,再報常委會討論立案與否,立案后進入案件檢察室,接觸當事人,展開調查取證,并最后形成一專題報告,可列定性建議,再報分管常委同意后,轉案件審理室,重新對檢察室的調查過程、證據的采用等方面進行審核,并聽取當事人意見,經當事人簽字同意后,交分管審理工作的常委同意后,最終上交紀委常委會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