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只為那青蔥的理想光芒 2009年“知行天下”十大精英候選名單公布
二 00九年是知識青年集中返城三十周年。三十年前,他們重返國家的舞臺,擔當社會的主角。三十年,他們以不曾荒蕪的青春、不曾淹沒的才華,而成為社會的軸心。他們今日或位居高位,或變為商界傳奇,或引領文化風氣,或馳騁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他們是當代知行合一的踐行者。六十年新中國新而彌新,三十年老知青老而不老。2009十大精英男性評選,將記錄這批國家的棟梁之才的心靈變遷史,社會成長史。
二 00九年是知識青年集中返城三十周年。三十年前,他們重返國家的舞臺,擔當社會的主角。三十年,他們以不曾荒蕪的青春、不曾淹沒的才華,而成為社會的軸心。他們今日或位居高位,或變為商界傳奇,或引領文化風氣,或馳騁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他們是當代知行合一的踐行者。六十年新中國新而彌新,三十年老知青老而不老。2009十大精英男性評選,將記錄這批國家的棟梁之才的心靈變遷史,社會成長史。
1979年,1500萬名中國青年從大漠、山谷、戈壁、荒原、原始叢林回到他們出生長大的城市。他們中,最久的已有10年沒有見過父母——離開父母時,他們年紀最小的不過13歲,卻因已是剛入學的初中生,就與就讀高中及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一起被稱為“知識青年”。按此計算——2009年是知青集中返城30周年,他們中年紀最小的已是13+10+30=53歲,其余多數則已入花甲之年。
一般社會權力分配圖譜里,花甲左近,正是把扼住這個世界命門的年紀,因為他們世事歷盡,吃夠了虧,卻也因此找到了捷徑和竅門,同時荷爾蒙分泌得恰到好處,不再沖動行事,卻也不會穩重到昏聵的地步。然而,擁有權力固然是本刊將2009年度十大精英男性評選范疇定位于知青的重要原因,卻非首要;我們更愿意通過這次評選,在知青這個歷史名詞所意味著的諸多是非意義中,將其從苦難、荒謬、顛覆、荒廢、騙局等等陰暗面里拔身而出,僅提萃出理想主義這一點——在這越來越現實、越來越理性的當下時代里,那青蔥而純潔,光芒萬丈的理想主義多么令人向往。
王小波寫道:“假如要我舉出一生最善良的時刻,那我就要舉出當知青時,當時我一心想要解放全人類,絲毫也沒有想到自己。同時我也要承認,當時我愚蠢得很,所以不僅沒干成什么事情,反而染上了一身病,丟盔棄甲逃回城里。” 毛澤東是當年知識青年的唯一偶像,切·格瓦拉則是他們的第一榜樣——在他們沒有像王小波一般犀利地看穿切和堂吉訶德騎著同一匹瘦馬的真相之前。只有破滅時,理想才會墮落為幻覺;像切,甚至堂吉訶德這樣被理想活活燃盡的人,是不舍得,亦不屑于回到現實中去的。
全盤否定知青運動的前知青鄧賢認為:“我們這代人一生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做魔鬼,把整個社會秩序顛覆危害了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機;第二件事就是我們被迫完成了自我歷練和自我教育的殘酷過程,最后以此完成自我拯救所以知青們,千萬別把自己看成是無辜的一代,受害的一代。”因不無辜,反要懺悔;因未受害,反要報恩——這是大夢方醒,大病初愈的話,簡直如一場復仇,返回現實中去的理想主義者們比務實者更務實,比清醒者更清醒地做出轟轟烈烈的成績來,恰如我們下面推舉的入選者所為。
陳丹青 特立獨行的公共知識分子
陳丹青
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到了江西寧都插隊。1980年,成為中國油畫界的巔峰人物,近年來以發表意見而成為國內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
2009年,出版雜文集《荒廢集》,“自由談”話題涉及死亡、救災,重現特殊年代中幾代人被荒廢的命運。他可謂是一個敢想敢說的男人,一個著名的畫家,一個教育的叛逆者。
陳竺 見證新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的衛生部部長
陳竺
1953年生于江蘇鎮江。1970年作為第二批知青在江西省信豐縣、橫峰縣插隊。曾獲得法國抗癌聯盟盧瓦茲獎等多個獎項。陳竺是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的“甲流”,他表示有信心和能力做好防控。從一個“赤腳醫生”到衛生部部長,他切身體會過缺醫少藥年代的無奈,同時也見證了新中國60年來醫藥衛生事業的跨越發展。
樊建川 收藏“文革”的收藏家
樊建川
1957年生于四川宜賓。高中畢業后當了兩年知青。從事收藏數十年,其藏品種類繁多。2005,他在中國四川安仁鎮創建了建川博物館聚落。
2009年,建川博物館29件藏品在北京展出。五億元砸出國內最大民間博物館。其收藏事跡為媒體廣泛報道:為了和平,收藏戰爭(抗戰);為了未來,收藏教訓(“文革”);為了民族,收藏傳統(民俗)。
葛優 道出小人物心聲的喜劇演員
葛優
1957年生于北京。1976年在北京興壽公社插隊,做了3年豬倌。他扮演的“冷面熱心”幽默的小人物,顯得輕松、到位,1993年主演張藝謀《活著》獲戛納影帝,之后成為中國賀歲電影支柱、百姓影帝。
2009年,繼《非誠勿擾》熱映后,加盟姜文的新戲《讓子彈飛》,相信又是一部令人期待之作。
何清華 傳奇人生的董事長
何清華
1946年生于湖南岳陽。在高中畢業后到偏僻的農村插隊。53歲時白手起家創業,隨后創辦了山河智能。開拓了中國小型挖掘機的新天地,也挖掘出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2009年,他榮獲有“工業奧斯卡獎”之稱的美國工業概念設計金獎。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第一次走上該獎項的最高領獎臺。
韓三平 中國電影的“大佬”
韓三平
1953年出生于四川廣元旺蒼縣。少年時期趕上“文革”,從一個學生變成了知青。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掌控著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
2009年的《建國大業》票房和演員陣容可謂國產片之最,成為建國60周年之際最受關注的影片。他無愧是娛樂圈這個龐大的名利場中的核心人物,甚至是其中最有權力的人物之一。
姜昆 重量級相聲演員
姜昆
1950年生于山東煙臺。初中畢業隨知青上山下鄉,來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1983年開始,他十幾年間連續參加央視春晚,奉獻了《錯走了這一步》、《著急》等優秀作品。
2009年,在《藝術人生》 國慶奉獻特別節目中,他表明了自己作為一個人民藝術家的決心。 年近六十的姜昆又有新的安排:把中國的笑灑向世界。
李東生 有影響力商界人士
李東生
1957年生于廣東。1974年,高中畢業的李東生分配到惠陽縣馬安農村插隊。2004年被入選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
2009年,提出“剩者為王”的觀念,是中國最頂尖的企業家之一,為中國家電品牌走出國門進行了積極探索。
劉二飛 一個有聲譽的投資專家
劉二飛
1958年生于吉林長春。1975年被安排到東北農村插隊。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的中國業務創始人,也是最早把投行財務顧問理念引入到中國的人?,F在他是亞太商圈備受關注的投資銀行家。
2009年,以中國資本市場問題是創新不足的觀點,而獲得“2009年度外資銀行最佳企業聲譽獎”。
聶衛平 華人的棋圣
聶衛平
1952年出生于河北深縣。1969下鄉到黑龍江省山河農場,在那里,度過了四年的知青歲月。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棋院技術顧問,我國建國以來杰出教練員。
2009年12月,率軍在安徽宣城征戰2010圍甲新賽季。
劉永好 赤腳首富
劉永好
1951年生于四川成都。16歲成為四川的一名知青,40歲時,他的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飼料王國,這一年他被評為中國內地首富?,F為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200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 2.7億元,同比增長40.66%,被推薦為“2009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
馬未都 普及常識的收藏家
馬未都
1955年生于北京。早年下過鄉,插過隊。1980年代初期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作為央視《百家講壇》的主講人,擅長古董鑒定以及趣談。
2009年,繼續做客《百家講壇》,提出了一些關于藝術普及與創新的觀念,拉近了我們與收藏的距離。
馬蔚華 “科技興行”的首席執行官
馬蔚華
1949年生于遼寧錦州。1968年到遼寧省北鎮縣長興店公社狀元堡插隊。2008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業凈利潤210.77億元。
2009年,招商銀行實現凈利潤82.62億元。被推薦為“2009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
馬原 寫作的形式主義代表
馬原
1953年生于遼寧錦州,1970年中學畢業后到遼寧錦縣農村插隊。1982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被譽為當代中國先鋒派小說的開拓者之一。
2009年10月他推出兩本隨筆集《小說密碼》和《電影密碼》。
濮存昕 變身愛心大使的藝術家
濮存昕
1953年生于北京。1969年在黑龍江的插隊。是中國知名度很高的一位公眾人物。近年來,在中國抗擊艾滋病中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得慈善組織—美國愛心基金會頒發的杰出成就獎。
2009年,在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他先后出任艾滋病親善大使、義務捐血宣傳員和愛牙宣傳員。
秦暉 具有公共之心的學者
秦暉
1953年出生,1969年,在廣西田林縣下鄉插隊。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農民史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代經濟史、農民史、農民戰爭史。
2009年,他被《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為“影響力十年榜”候選人。他區分了“民主私有化”與“權貴私有化”,他主張民主私有化。近年,他對中國土地制度的系統分析等都在引領該領域的社會思潮。
任志強 京城地產界的“大哥大”
任志強
1951年生于山東萊州。1966年到陜西延安縣馮莊公社插隊?,F為北京華遠集團董事長。
2009年,電視劇《蝸居》引起了全國關注,任志強“直言不諱”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的言論引起熱議。論激進他是京城地產界的“大哥大”,2009年風頭正勁。
譚盾 譜寫“大地之音”作曲家
譚盾
1958年生于湖南。高中畢業后,插隊當過知青。被新聞界、藝術界稱為“新潮音樂”、“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紐約時報》評為1997年度“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
2009年,在60周年國慶,他用臺灣、大陸的泥土做成樂器,用心去譜寫了最深沉最動聽的大地之音。
吳思 在“潛規則”中讀懂歷史的公共知識分子
吳思
1957年生于北京,高中畢業他下鄉插隊。近年《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等作品引來知識界和大眾讀者的熱捧,在國內均引起廣泛影響。
2009年,被《中國新聞周刊》評為“影響力十年榜”候選人,“潛規則”概念之父。
王毅 一個低調而又引人注目的外交家
王毅
1953年生于北京,1969年下放黑龍江省農村鍛煉。是中國外交部5名現任副部長中最年輕的一位?,F為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這一年來,在擔任國臺辦新“掌門”一職中,王毅一小步 ,臺辦一大步;在中國外交史上不得不說的傳奇。
王梓木 干部下海的典范
王梓木
1953年出生。1969年,16歲就作為哈爾濱知青去了柳河五七干校。1996年從國家經貿委綜合司副司長職位下海組建華泰財產保險公司任董事長,成為干部下海潮中的成功典范。
2009年,公司成立13年來,在國內保險業中名列前茅。至今華泰保險公司總資產已超過50億。
徐純中 著名知青旅美畫家
徐純中
1947年生于上海。上山下鄉運動開始后,他被送往上海崇明農場插隊。1969年創作《金訓華》名聲大噪。紅旗雜志刊曾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學習,并且發行郵票以茲紀念。
2009年創作巨畫《抗震救災,眾志成城》表達內心感受。是許多好萊塢影星和美國政要的欽定肖像畫家。
信力建 有著慈善之心的儒商
信力建
1950年出生于廣州。1973年,到從化良口公社成了知青。1989年創辦信孚學校,創下第一次在全國開創國有民辦、公私合辦的辦學模式。
2009年,獲第八屆中國改革優秀人物獎。讓每一個孩子都走進校園,讓每一位國民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公民,是儒商信力建的最大心愿,并且他也一直在踐行這一概念。
項俊波 文學造詣深厚的金融領袖
項俊波
1954年生于川東,1969年在故鄉老家萬縣一帶當知青?;謴透呖己?,熱愛文學的他聽從父親學了經濟,198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現任央行副行長。
2009年8月10日,外界傳聞已一年之久的央行分拆最終實行,南二部的掌門人正是項俊波。
朱敏 名副其實的“硅谷總裁”
朱敏
1948年生于浙江寧波。在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中做了8年農民。1990年代,朱敏在硅谷創辦了WebEx公司;2007年,該公司又被世界巨頭Cisco以32億美金收購,是名副其實的“硅谷總裁”。
2009年,在第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朱敏發表過講話。硅谷風云人物,浙江大學國際研究院創始人兼院長。
宗慶后 捍衛民族品牌的企業家
宗慶后
1945年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初中畢業后去了舟山農場,大批知青下鄉。42歲創業娃哈哈,中國飲料行業最老的“常青樹”。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第54名,20.2億元。
2009年,他帶領娃哈哈取得“達娃之爭”的完勝,有力捍衛了民族品牌的尊嚴,為中國贏得了全球尊敬。
張承志 彰顯新思想的當代作家
張承志
1948年生于北京。1968-1972年在內蒙古烏珠穆沁插隊當牧民。代表性作品有小說集《黑駿馬》等,為一代人提供了可貴的精神糧食。
2009年,《黑駿馬》《北方的河》《西省暗殺考》這3部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說以精裝形式出版。他那種具有燃燒性和震撼力的新語言和新思想,顯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獨創性魅力。
張曉剛 作品最值錢的亞洲藝術家
張曉剛
1958年生于昆明。1976年云南省晉愍縣二階公社當了兩年知青。中國當代藝術代言人,創下了活著的亞洲畫家作品拍賣的最高記錄。他是2008胡潤藝術百富榜榜首。
2009年,9月底在北京開新展《史記》,被稱為“現代畢加索”,他是川美的另一個傳奇,他的名字飆進了全球當代最著名的畫家之列,并創下了活著的亞洲畫家作品拍賣的最高記錄。
張藝謀 中國“最強大”的導演
張藝謀
1951年出生。“文革”期間,下鄉到咸陽地區插隊勞動。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從開創中國電影新美學的《紅高粱》到2008北京奧運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一直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面旗幟。
2009年,60周年國慶總導演,他的每一次跨界操作都意味著吸金之門洞開。
第三十 候選人
誰是當今社會的主角,社會的軸心?誰是當代知行合一的踐行者?誰能在時光匆匆的歲月里長留在你心中?我們把這個提名權交給親愛的讀者。我們關注你們的目光所向,正如你們對《mangazine|名牌》雜志年復一年的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