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海地傷心史
“是你將我們創造成如此 并以我們與其他黑人不同”
責任編輯:李楠 郭力 梁偉馳
“是你將我們創造成如此 并以我們與其他黑人不同”
1月14日,整個西半球最貧窮的、被整個文明世界遺忘了將近200年的、被宣布為“失敗國家”的、僅有900萬人口的海地,倒在了災難之中。
災難正在繼續,廢墟下的人們正在逐漸死去,廢墟之上的人們則為了糧食和飲用水,踩著死去的同胞的尸體互相殘殺。公共設施都被徹底毀壞,這個國家已經徹底喪失了維持秩序和解救災難的能力。
被損害的
2005年,聯合國的一項統計顯示,海地每兩個死亡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艾滋病。這里的經濟主要依靠以家庭為主的小農業——85%的人口為農民,而70%的農業經濟單位幾乎不帶來任何現金收入,這個國家甚至連干凈的飲用水都無法自給。
海地的政治和社會組織更是一場悲劇,他們甚至連建筑標準都沒有。包括政府部門大樓在內的所有房屋都是在毫無規劃和監測的情況下修建的——以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標準衡量,都屬于“非法建筑”。
二戰后,這個國家先是經歷了一段西半球最殘暴和奇怪的巫毒教獨裁統治,然后又陷入無休止的分裂和內亂。事實上,近200年的歷史中,海地一直被“西方文明社會”和自己曾經的殖民母國所遺忘,甚至被他的拉美兄弟國家所遺忘和孤立。
這一切都源于他獨特的歷史。
海地曾經是法國殖民地,是目前西半球唯一的法語國家——盡管只有10%人口能使用較為純正的法語,其他的人口則使用一種以法語為主,混合多種外來語的克里奧爾語,這是那些被販賣到島上的黑人奴隸們所使用的語言。
法國的美洲殖民地曾經縱貫整個北美大陸,而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則最終推動了海地的獨立解放運動。
1804年,海地的黑人自由民和奴隸們一起,贏得了長達10年的解放戰爭的勝利。盡管白人屠殺了多達10萬名黑人,但黑人在反抗中對白人的迫害,殺戮,梟首,強奸等種種暴行則隨著剛剛興起的現代媒體——報紙傳遍世界,震驚了整個西半球。
消息傳到美國,甚至促使美國國父托馬斯·杰弗遜改變了對奴隸制的認識,海地革命以前,杰弗遜認為奴隸制是邪惡的,有違人性的,而此后,杰弗遜堅持認為,海地的暴行表明,除非把黑人都趕出美國去,否則廢除奴隸制將導致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種族戰爭。包括美國在內,所有的國家都拒絕承認海地的獨立,除了法國。深陷戰爭與革命的法國承認了海地的獨立地位,前提條件是分期償付一筆天價的“贖身款”——直到1940年代,海地才最終還清這筆款項。
被遺忘的
從此,海地就被整個人類社會所遺忘了。沒有了殖民者,沒有了與外部社會的交往,海地瞬間從拉美最富裕的殖民地回到了農業社會。識字率不足2%的黑人們實際上在拉美建立了一個非洲的“殖民地”,大莊園被分割成小農田分配給個人,經濟作物也被替換成了糧食作物。天主教沒能站住腳,而奴隸們從西非帶回的巫毒教則廣泛傳播——150年以后,巫毒教成為獨裁者手中最重要武器。
不信仰天主教,說一種連法國人都聽不懂的法語,盡管是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第一個獨立的拉美國家,海地卻長期不被天主教的、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拉美社會所接受。
甚至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都不承認海地是拉美的一分子——盡管第一次起義嘗試失敗以后,玻利瓦爾流亡海地,獲得海地政府提供的武器和軍隊,然后橫掃了整個拉美大陸。海地人當時對玻利瓦爾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廢除奴隸制度。
某種程度上說,海地可能是西半球所有獨立的殖民地中最不幸的一個。
早期獨立的美國擁有廣大的清教徒中產階級移民;更晚獨立的南美洲,黑人和白人已經融合,拉丁化,并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而法屬西非的國家,則晚至二戰后才獨立,無論是國際社會對殖民主義的態度,還是法屬西非黑人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已經和200年前大不一樣了。
被獨裁的
現代海地社會的貧窮與動亂,奠定于1957年開始統治海地的杜瓦利艾父子時代。
1917年至193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入侵和占領海地,激起了海地精英階層的反抗意識。后來的獨裁者杜瓦利艾就在這一時期建立了自己對美國人的仇恨,他上臺后與肯尼迪政府交惡??夏岬媳淮虤⒁院?,杜瓦利艾告訴國民,這是因為他對肯尼迪下了詛咒。
1957年,在軍隊的支持下,杜瓦利艾當選為海地總統。這恐怕是黑白混血的海地精英階層所控制的軍隊最后悔的決定之一。杜瓦利艾當選之后很快利用普通黑人大眾的支持掀起了一場針對黑白混血階層的階級斗爭,政敵被流放,無論是親美國人的精英階層,還是親蘇聯的共產主義者,一律受到迫害。
杜瓦利艾的獨裁統治,建立于傳統信仰巫毒教之上。官方的宣傳機構聲稱,杜瓦利艾是巫毒教眾神之一的化身,掌管生死。在長期與天主教的接觸中,海地的巫毒教也接受了天父上帝和耶穌基督的概念。因此杜瓦利艾還是上帝和耶穌基督所選定的救世主——這被畫在宣傳畫中在全國廣泛張貼,其中最廣為傳播的一張是站著的耶穌拍著坐著的杜瓦利艾的肩膀說:我選擇了他。
而對海地社會毒害最大的,恐怕要是其為了消解軍隊的權力和而設置的“國家安全志愿者組織”、臭名昭著的Tonton Macoute。不同于現代集權國家的秘密警察組織,這個秘密警察組織直到2000年最終消亡,也從來沒有領過任何工資,成員的所有收入都來自于犯罪和勒索,這是國家化的黑社會,也是現今正在太子港街頭屠殺平民,搶劫救援物資的所有黑社會組織的起源。
1971年,老杜瓦利艾死后,“國家安全志愿者組織”繼續輔佐年僅19歲的小杜瓦利艾即位擔任海地的“終生總統”,直到1986年,憤怒的人民終于推翻了杜瓦利艾家族的統治,而那時,杜瓦利艾家族已經控制了海地90%的社會財富。小杜瓦利艾流亡美國,人民群眾走上街頭慶祝,并轉而變成對“國家安全志愿者組織”懲罰——其成員被吊死,剝皮,示眾。憤怒的暴徒挖開老杜瓦利艾的墳墓,希望對其進行鞭尸,以便阻止其在末日審判中復活。但老杜瓦利艾的尸體早已被小杜瓦利艾轉移。
被共管的
小杜瓦利艾下臺時,時任美國總統里根表示:“終于,海地歷史將翻過其最血腥的一頁,我們期待他們能建立起新的秩序。”但是,當一個被黑社會統制了20多年的國家突然崩潰時,建立秩序的困難并不是現代社會的人們所能想象的。
“國家安全志愿者組織”逐漸消亡,但從這個組織中脫離出來的黑社會分子控制著整個社會。因為長久以來依賴黑社會統治,除了宣傳部以外,海地沒有任何有效運行的政府機構。被壓抑的軍隊蠢蠢欲動,阿里斯蒂德也并非完美無缺的政治家。所有這一切,致使海地從1980年代以來的政治局勢沒有一天穩定過。
上世紀末,當軍隊再一次發動政變推翻阿里斯蒂德后,國際社會終于又開始注意到這個西半球的孤兒。1994年7月安全理事會授權部署一支編制2萬人的多國部隊,協助迅速恢復合法海地當局,維持該國的安全和穩定環境,以及促進法治。經過7年的努力,聯合國才基本恢復海地秩序,重新開展大選,流亡的阿里斯蒂德再次回到國內,贏得了一場疑點重重的大選,并很快陷入反對派的圍攻之中。2004年,內戰再次席卷這個國家,阿里斯蒂德下野,再次流亡。
此后,聯合國再次大規模介入,到2008年,聯合國在海地共部署有共7174名軍人和1881名聯合國警察,外加499名國際文職人員、1167名當地文職人員和206名聯合國志愿人員的支助。地震后,聯合國決定將增派3500人。而美國將增派82空降師共計3500人、海軍陸戰隊2200人的部隊,以幫助救災,恢復秩序。
即使在地震前,這個國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很難維持基本的秩序,更不要說地震以后了。海地政府已經將首都的國際機場交給美軍管理,而政府也將大部分的救災工作交給聯合國處理。
據報道說,包括多位部長和議員在內的許多海地政府高級官員目前尚無音訊。而大多數公職人員和普通百姓一樣,心理生理均受到重創,更多的生還者則在照顧自己的家人。而犯罪活動依然不斷蔓延。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社會如果不迅速作出足夠的回應。海地這個國家將失去最后一點恢復秩序的可能。
1979年,海地最著名的詩人、克萊奧語寫作運動的先驅 Félix Morisseau-Leroy在其最著名的一首詩中寫道:
是你將我們創造成如此
并以我們與其他黑人不同
海地傷心史
海地居民的房屋許多是這樣簡陋的木板房,在災難面前不堪一擊。
颶風之后的海地人面對死去的孩童尸體,沉浸在悲痛之中。
髷2004年2月19日,海地太子港,一名總統阿里斯蒂德的反對者在一個集會上。
木炭業是海地盛行的經濟產業,這個行業也造成了當地水土流失。
2004年11月8日,海地太子港,聯合國一個停戰執行小組來到海地太子港為當地人民帶來救濟糧。只夠500人的食品卻引來1000多名民眾,執行小組只能將食品優先發給老人、婦女和殘疾者。由于人數太多,場面一度發生混亂。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