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9年書單(之一)
章詒和、陳克艱、李少君、止庵、田松、笑蜀、王則柯、高超群等人的2009年書單
責任編輯:劉小磊
◎林蘊暉(國防大學黨史教研室退休教授)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
◇田紀云著
◇新華出版社 2009年1月
該書記錄了改革開放的歷程,如實地講述了改革碰到難題和黨內外的不同意見以及不同的改革思路,記述了鄧小平、胡耀邦、萬里等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及其貫徹執行的歷史過程中闡述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對繼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有積極意義。
◆《燃燒的多瑙河:匈牙利1956年事件真相》
◇侯鳳菁著
◇新華出版社 2009年4月
作者依據第一手資料廓清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真相,對國人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為什么也會出現反對政府的事件,從中吸取真實的教訓,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切實有效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著非?,F實的意義。
◎章詒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
◆《想象與敘述》
◇趙園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年9月
此著由甲申年明亡清興“那一個特殊歷史瞬間”、“忠義與遺民”、“廢園與蕪城”、元明—明清之際等精心擇選的獨特視角,著意深入探究易代之際士大夫的生存狀態和命運,注重士大夫—知識者的心態、個性及光明俊偉人格的刻繪。這是作者本人所擅長且為學界所稱道的“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課題的承續、拓展與深化。設立一個研究專題,不難,幾十年地持守、鉆研,則難。鉆研中總有新成果、新角度、新思考,極難。此書,正是從“極難”中得來。書中關于如何想象與敘述明清之際,關于思想·材料·文體、視野和境界等治學雜談部分的文字,極為精彩。作者的思考和梳理富于啟發性和歷史感,值得稱道;而文筆之豐贍、飽滿,也非一般人所能及。
◎陳克艱(上海社科院研究員)
◆《中國的經濟制度》
◇張五常著
◇中信出版社 2009年10月
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舉世咸稱奇跡。奇跡若止于被贊嘆、被歌頌、被炫耀,則與神跡無異,無關乎科學與學術;但奇跡若得到了客觀、合理的解釋,那就最多只是事先意想不到的事實;而解釋事實正是科學工作的任務。這本新著揭示地區競爭制度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因,并解明這一制度的合約結構,論證其所以有效的層層因果。這一揭示、解明和論證在經濟分析上的扎實基礎,即是作者早年所著、并早已成為經典的《佃農理論》。張五常先生的這一研究,具有點中穴道般的準確性和深刻性,可謂“中國奇跡”于是得到了科學的解釋,就像地球近日點的進動得到了廣義相對論的解釋一樣。因此,任何發乎情的贊嘆、歌頌、炫耀等等,在科學的學術工作上都是多余的了。作者有句名言:“平生未見過這么好的制度!”聞者嘩然。其實此言與“平生未見過爆炸得這么好的原子彈”同其性質。這一類命題的好壞褒貶,絲毫沒有歸功或歸罪的態度在里面,它只是歸因的陳述。讀過本書,自應能明白這一點。
◎劉剛、李冬君(學者)
◆《敦煌民間結社研究》
◇孟憲實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4月
孟憲實是一位有著政治文化抱負的歷史學者,近來著述頗多,從學術專著到文化隨筆,從百家講壇到國學論壇,他都在忙碌著。他忙碌的焦點有兩個,一個是民間社會研究,一個是大眾史學傳播。孟君出生于東北,求學于華北,學成于西北,其學得江山助,而具三北地氣——樸素而厚重。尤為難能可貴者,孟君能于吐魯番學和敦煌學中,別有一番思想者的心懷,尤有當年書生意氣在。新儒學欲“返本開新”,其所謂“返本”者,欲回歸&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