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詩案”及其他
胡適這首于抗戰爆發他初任駐美大使時所寫的詩,谷林先生在文章中譽之為“辭氣壯懷激烈,感慨動人”;后來卻被人當作胡適1947年向蔣介石的效忠詞來批判了。
責任編輯:馬莉
■行腳小記
2005年夏天,我去拜訪谷林先生。閑談之際,老人讓我看一張兩天前的《文匯報》,上有黃裳的文章《胡適的六言詩》,開頭說:“近來讀谷林的《淡墨痕》,中有‘陳光甫和胡適’一文,說起胡適那首著名的六言詩,即‘偶有幾莖白發’……云云的那一首。”胡適這首于抗戰爆發他初任駐美大使時所寫的詩,谷林先生在文章中譽之為“辭氣壯懷激烈,感慨動人”;后來卻被人當作胡適1947年向蔣介石的效忠詞來批判了。谷林先生舉唐弢的兩段話為例,慨嘆“考掌故,治歷史,真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黃裳則說,“谷林只見唐弢所作兩篇,遠非全貌”,而1947年是黃裳在《文匯報》首次披露胡適的詩,撰寫評論且組織文章、漫畫予以批判,——“當年我們就是這樣工作的。痛快淋漓,今日回想,猶為之神旺。”按,1952年胡適曾將此詩收編入《嘗試后集》,題作《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附記有云,有人“用‘過河卒子’一句加上很離奇的解釋,做攻擊我的材料”,說的正是“當年我們就是這樣工作的”。
有關這個問題,《文匯報》后來又登出兩篇文章,一是周尊攘的《“六言詩案”能否“結案”》,一是黃裳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