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產權爭奪戰
本報記者 潘曉凌 發自廣州
自打從中介手中購入這套房產,丁湄就陷入無休無止的焦慮。從廣州大道中到番禺區法院,再到大石鎮交易所,這之間兩小時的車程,她來回跑了不下20趟。還有她人生中無數的“第一次”:第一次撥打110,第一次在墻上潑墨,第一次花兩萬元請了律師,第一次打官司,第一次徹夜地失眠……
通過“滿堂紅”,丁湄以60.5萬元的價格從黃瑩琿處購得一套120平方的房產,而黃瑩琿在收到丁湄24萬元的首期款后,又以70萬元的高價放盤。丁湄吃驚地發現,原是滿堂紅員工的黃瑩琿辭職后是一職業炒房客,4個月前他以52萬的價格買入該房產,為了規避稅費,黃瑩琿并未進行產權過戶,只辦理了全權委托公證。這一切都是因為:廣州的房價天天在漲。
這套有糾紛的住宅在丁湄付出首期房款后仍接待了不少買樓者 鐘躍均/圖
入住新家,業主丁湄(化名)沒有宴請朋友,操辦“開灶”儀式——在她的老家,這儀式叫“燒鍋底”。眼下,客廳沒法招待客人,就連她自己,回家時也不愿多望臥室一眼??蛷d的墻上,朋友幫她用粗頭毛筆刷了兩行刺目的大字:此房糾紛中,交易有后患。
要在平常,愛整潔的丁湄連一小塊污斑都容忍不了,可現在,她已顧不上更多的忌諱。每次回到這個還不知道屬不屬于自己的家,淚水都在眼眶里打轉,她強忍著,暗地里嘆氣。
遠在貴陽的父母隱約知道女兒買房子“出了點紕漏”,至于紕漏有多大,丁湄不敢告訴他們,父母年事已高,“經不得這刺激”。事實上,這兩個月來,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已被弄得一團糟,她的全部情緒,連同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24萬元積蓄,全被拖入一場爭奪房產的糾紛中。
“他想賣更高的價格”
今年6月4日,丁湄通過滿堂紅中國置業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吉祥道分店(以下簡稱“滿堂紅”),約定以60.5萬元的價格,從賣方黃瑩琿處買下廣州碧桂園一套三室一廳的住宅,在交付了2萬定金和22萬元首期樓款后,她開始入室裝修。
房產過戶當天,黃瑩琿卻要求她付清未交的5000元首期款,否則就解除合同?!?000元是經雙方約定,在賣方解決天花板漏水問題后交齊。如無約定,我怎會拿到鑰匙?”丁湄沒理會,繼續裝修。
天花板漏水,是在她交了兩萬元定金,第二次去看房時才發現的。之前,丁湄從看房到交付定金,只花了幾小時,“像買一棵白菜那么簡單”?!把巯路績r像發了酵的面包,再猶豫,只會是自己吃虧?!倍′卣f。此前,她曾兩次看中房子,本想“故作矜持”,以爭取砍價余地,沒料兩次均是次日致電中介,就被告知已有人出手下了定金。
7月28日,丁湄接到裝修工人的電話時,差點沒氣暈,“房門鎖居然被換了,工人進不去!”
中介協調未果。8月10日,丁湄與同事前往碧桂園一看究竟,卻迎面碰上“滿堂紅”的物業顧問與一撥看房的客人,雙方沖突驟升至頂點,并招來了110和小區保安。警察也叫來了賣方黃瑩琿,屋內罵聲、勸架聲混成一片。
陪同丁湄前往探房的朋友傅海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黃瑩琿提都不提5000塊錢押金的事了,直截了當地說,要想買下這套房,就得再加5萬塊?!昂苊黠@的,他要求終止合同的原因,并不是首期樓款沒有交完,而是想賣出更高的價碼?!备岛a哉f。
鬧得不可開交,看房的客人卻一直沒走,仔細打量房間的同時,他們告訴丁湄,中介報的房價是70萬元?!翱礃幼?,如果我同意解除合同,他們會立即買下來!”丁湄說。
交易驚現短期炒家
這一次沖突后,雙方曾在“滿堂紅”的牽頭下談判,不到兩分鐘,黃瑩琿扭頭就走?!八牡拙€是最少加價至62萬,”丁湄說,“我在法律上無過錯,一分錢也不愿多給他?!倍′厍宄赜浀命S瑩琿當時甩下一句話,“要告你就告去”。
“我就是不工作了,也要去告他!”丁湄決定“豁出去了”。咨詢過律師,她卻發現,在法律的邏輯里,黃瑩琿竟是一個追不著的“影子”。
廣東法則明律師事務所李瑾律師告訴本報記者,黃瑩琿并非業主,而是業主代理人,如買方就這起房產糾紛申請仲裁,只能以原業主作為被申請人。
“黃瑩琿在法律上不承擔責任?!睗M堂紅高級法務主任龍慧珠介紹,黃瑩琿與原業主交易時,沒有將產權過戶到自己名下,而是辦理了全權委托公證,“以代理人身份買下這套房子”。
丁湄的代理律師、廣州美聯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新志說,賣方以代理人身份交易,其間一旦產生糾紛,買家通過法律追責,只能追究原業主責任;而原業主如陷入經濟糾紛,房產遭凍結,代理人將血本無歸?!斑@一般是小炒家使用的手段,購進筍盤(低于市場價的樓盤),短期內高價售出。辦理全權委托公證,可規避龐大的稅費?!?BR> “滿堂紅”運作部總監何皓雯稱,2007年,隨著賣方以代理人身份進行二手房交易情況的增加,相關糾紛也比往年要多。合富置業的一位高管認為,這種交易方式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最容易引起糾紛。
糾紛仍在加劇。丁湄接二連三地遭遇“超乎想象的怪事”。8月底,她被法院告知,黃瑩琿在未退還她22萬元樓款與兩萬元定金的情況下,竟將房子以49萬的價格,賣給一名叫湯作能的男子。而此人,則是丁湄交付首期樓款時,黃瑩琿指定打入的銀行賬戶戶主。
在南方周末記者的陪同下,丁湄前往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交易所查詢這筆交易情況。在熙熙攘攘的交易所大堂里,又戲劇性地與賣家黃瑩琿撞個正著。本報記者上前打探,得知他正在出售另一套二手房。
此后,本報記者通過“滿堂紅”的物業顧問,在其內部網上查到,黃瑩琿與湯作能交情匪淺。2006年1月,二人在滿堂紅吉祥道分店任見習顧問,后陸續離職。直到買房時,湯作能一直是“滿堂紅”下屬的億達按揭公司番禺區的見習信貸顧問。本報記者從“滿堂紅”員工處了解到,黃瑩琿離職后,以炒樓為職業,碧桂園這套房子,是他在今年2月份,同樣通過“滿堂紅”,以52萬元價格買下,4個月后,以60.5萬元賣給丁湄,現在又以70萬元的高價放盤。
“滿堂紅”高級法務主任龍慧珠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沒查到公司曾有這兩名員工,即使有,他們離職后的行為,也屬于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
“在這起糾紛中,滿堂紅無法律上的責任,但在職業道德上,他們有問題?!甭蓭熽愋轮靖嬖V本報記者,其一,在明知該房有糾紛的情況下,滿堂紅仍帶客人看房;其二,滿堂紅法務主任龍慧珠親到番禺區人民法院,替黃、湯二人提交材料,明顯偏袒賣方。
龍慧珠答復本報記者,黃瑩琿最初在吉祥道分店放盤,房源信息當時已輸入公司內部系統,市橋分店的員工不知該房已經交易,才會帶客人前去看房。
她解釋,樓盤一旦進行交易,公司內部系統內的相關信息會隱蔽,但員工習慣將房源信息抄在本子上,因此往往沒及時更新信息。而她不知自己名字與聯系方式被留在番禺法院,也從未參與此事。
“已不是錢的問題了”
在番禺法院看到黃瑩琿與湯作能兩人提供的交易證據,丁湄才發現對方“速度之快,交易之專業”。兩人沒有通過中介,而是在14、15號兩天,分三次交付共49萬元房款及各項稅費。如果不是被法院查封,房產將很快會過戶到湯作能名下。
申請查封房產,這是代理律師陳新志的建議,法院也及時予以查封。但不久,陳新志告訴丁湄,對方已向番禺區人民法院提請解封,基于三點理由:湯作能已實際占有房產,已支付全額樓款,且在本案中不存在過錯。要說服法院繼續查封,得駁倒這三點。
在廣州市仲裁委員會辦理完這一手續后,丁湄又馬不停蹄地張羅搬家,她用相機拍下浴室、臥室作為證據提交法院。但她不愿每天都回這個家,沒一個晚上睡得著,“感覺不是回家,而是占地盤,一離開馬上就會被人搶走?!?BR> 這位公司白領甚至還預想如何應對N場可能碰到的爭端,如果有人找上門來,她就振振有詞地一條條反駁?!敖Y果,沒人來找茬,我先神經衰弱了?!倍′匾荒樋嘈??!斑@明顯是一樁虛假交易?!甭蓭熽愋轮緦Υ蜈A這場官司成竹在胸,黃瑩琿與湯作能不但曾是同事,且關系密切,否則黃瑩琿也不會指定丁湄將首期款打入湯作能的賬號。黃瑩琿因60.5萬元的價格太低而強行與丁湄終止合同,怎么會愿意以49萬元的價格出售?作為買方,湯作能明知此房有糾紛,仍愿意交易,明顯存在過錯。且兩人的交易憑證只有三張總金額為49萬元的印有兩人手印的收據與一張15萬元的銀行轉賬憑據,不足以證明他們進行了真實交易。
讓丁湄感到“不幸中的萬幸”是,在黃瑩琿與湯作能完成購房交易前兩天,她及時通過廣州市仲裁委查封了該房產。目前,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已向律師陳新志表示,鑒于雙方提交的證據材料,如黃瑩琿與湯作能未提供更充分的證據,法院暫時不予解封。
陳新志曾受理過數樁二手房交易糾紛,類似糾紛隨房價飆升而增多。廣州市中介服務管理所書記史小明也證實,今年到中介管理所的投訴,與買方反價及與全權委托代理人交易有關的案例有所增加。
律師陳新志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買方向賣方支付樓款,應直接打入對方賬號,而非第三方,或打入中介的專用賬號,以確保交易安全。如房子仍在分期付款,房產證押在銀行,贖契后,房產證不能落在賣方手上,而是由被指定委托的中介代管。這兩點,“滿堂紅”都有失職之嫌,尤其是該房房產證始終掌握在黃瑩琿手中,一旦陷入糾紛,對買方非常不利?!叭绻′赝韮商焐暾埐榉?,房產就正式過戶到湯作能名下,她之前給付的24萬元樓款也很有可能打水漂了?!标愋轮菊f。
等待法院做出裁決期間,黃瑩琿曾兩次聯系律師陳新志,請求賠付5萬元以求私了,律師詢問丁湄的意見,后者堅決回絕?!艾F在已不是錢的問題?!倍′匮鄞∧[,一臉憔悴,這兩個月,她的同事還以為她在外兼職或休假了。只有她自己清楚,從廣州大道中到番禺區法院,再到大石交易所,這之間兩小時的車程,她來回跑了不下20趟。她還做了N件“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撥打110,第一次在墻上揮墨,第一次花兩萬元請律師,第一次打官司,第一次徹夜地失眠……
在律師的鼓勵下,丁湄漸漸對結果樂觀起來。她開始打算,奪回房子后,她要親自一遍一遍地打磨墻壁,刷上油漆,直到把墻上的墨汁刷得不留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