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廣州房價的加速度

    和北京、上海、深圳超高的房價相比,廣州曾一度自詡為“獨善其身”。
    2007年1月底,某大型地產公司研究部對2007年廣州二手房市場的預測是:全年漲幅大約是8%-10%,廣州房價在一兩年內趨于平穩。
    事實證明這一估計保守了許多。
    根據該地產公司的成交數據,廣州市的二手房均價在2007年前八個月間上漲了近三成,部分地區高達五成。
    如果用“癲狂”來形容2007年上半年深圳的二手房價,那么將廣州定位為“瘋狂”并不為過。廣州的地產經紀們對廣州未來的房市充滿信心——達到深圳的高度,似乎指日可待。
    我們的問題是,誰在一次次地推高房價?
    供求關系、宏觀政策、地價變化,被公認為影響房價的三大因素。然而聲名鵲起的深圳“炒房團”,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中介和炒家聯合推高了房價。循著同樣的思路,廣州不斷高漲的房價背后是否也存在著同樣的合謀?
    將房價的高漲完全歸咎中介,并不全面,也不道德,畢竟供不應求是大勢,而且廣州的“炒家”遠沒有深圳發達;然而,說房價的高漲和中介毫無關系,有失客觀。
    剔除其他因素,二手房每轉一次手,光交易成本給房價帶來的上漲就達到8%(如果考慮到報低價因素,這一數字可以達到11%)。而地產中介們總是希望有更多的二手房交易,因為這是他們的利潤源泉。
    廣州二手房市場上可以交易的樓盤在逐漸減少是不爭的事實,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廣州二手房的交易宗數已經超過了一手房,占到了交易總數的52%,其中,絕大多數的二手房交易都通過中介。
    為了吸引業主放盤,地產中介們開出的價碼屢創新高,上一宗買賣的交易價成為下一宗買賣的起點價,像拍賣一樣不斷加碼。
    盡管中介并不希望業主的放盤價更高,開高價是情非得以,但在“獎傭”的驅使下,經紀們總是期望可以把房價“炒”得更高。
    和“炒家”的聯合更是順理成章,沒有哪家地產中介不想一套房子賺兩次錢的美事。高價吸引業主放盤、對獎傭的不懈追求、聯合炒家,房價高漲的背后,地產中介的影子無處不在。
    資深地產人辯駁:中介只是促進交易,而不能決定交易,如果覺得交易不公平,客戶可以不簽字。
    然而,每一名地產經紀在入門的第一天就被灌輸這樣的道理:經紀才是交易的關鍵。在他們看來,購房者買房時更像是在談戀愛,對樓市更多的是感性的認知,掌握并影響購房者的心理是經紀們必須具備的能力。
    信息不對稱是房產交易過程中地產經紀們最大的優勢,客戶遠沒有地產經紀專業,自詡為獵人的地產經紀們窮盡各種手法直到買賣雙方乖乖地簽字。
    在房價的狂飆突進中,市場已是賣方市場,此時,渴求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住房的購房者,基本只有逐漲而買的選擇。每一個中介,都在竭盡全力地傳遞著同一個信息:此時不買,將來價格會更高,這樣的話語重復千遍萬遍之后,成為了關于市場的“真理”?!罢胬怼敝?,購房者如何免疫?
    伴隨著房價高漲的加速度,有關二手房交易的糾紛也急劇上升。某地產中介公司總部2006年度共接到投訴330宗,而今年6-8月的投訴就超過了150宗。
    在地產中介管理部門看來,多數投訴都追究不了中介的責任,因為合約早將它們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在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各種或明或暗的合同要約已經將中介保護得毫無風險。
    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商家永恒的目標,無可厚非,但“君子取財有道”的古老訓誡在房產交易市場顯得如此蒼白。交易管理者認為,中介的利潤只能來源于傭金,交易中的任何收費都應該明確告知買賣雙方。但在實際操作中,這樣的做法對中介來說無異于自斷財路。沒有哪個中介會傻到告訴買家:業主將多賣的兩萬塊房價分了我一半作為“獎勵”。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