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毒奶”何以混跡江湖
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有一個眾人關注的疑問——回收的近萬噸三鹿奶粉如何銷毀及銷毀途徑是什么?三鹿之外的涉嫌添加三聚氰胺的乳品企業,為何聽到的是召回信息,卻惟獨沒有銷毀公告?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最近的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視頻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最近發生的幾起毒奶事件均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原料。會議要求徹查并堅決銷毀2008年問題奶粉。但在這些公開信息背后,仍存在一些沒有得到解釋的疑問——問題奶粉在被政府查處后為何未被銷毀?我們的質檢手段能否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不知名的有毒添加物?
1月30日,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召開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視頻會議時要求,要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主動出擊,徹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隱患。
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主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會上指出,當前,在整頓高壓態勢下,仍有個別企業和個人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于不顧,利欲熏心、頂風作案。2009年以來,一些地方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陜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生產乳制品,性質非常惡劣。
為此,會議強調,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當務之急是要突出重點,全面徹查食品安全隱患。各地要狠抓徹查任務落實,不留死角;加大追查力度,嚴肅追究責任,徹查并堅決銷毀2008年問題奶粉。
在這些公開信息背后,仍存在一些沒有得到解釋的疑問——問題奶粉在被政府查處后為何未被銷毀,卻又流出市場?我們的質檢手段能否應付三聚氰胺或將來可能出現的不知名的有毒添加物嗎?
“你很可能為此而坐牢”
1月19日,貴州省衛生廳發布了三聚氰胺超標食品“黑名單”,確定四個批次的食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標問題。
而在2009年12月份,陜西的金橋乳業有限公司和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的產品也先后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其中,上海熊貓早在2008年三鹿事件和2009年4月份的檢測中,兩次上過三聚氰胺的黑名單。
目前這幾起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尚未公布,但已經引發了公眾的強烈質疑。這幾起案件的一個共同點是,檢測結果早就顯示三聚氰胺超標,為何信息披露遲到近一年?
目前只有上海市政府出來解釋,稱不存在瞞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