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地產盛宴

窮途末路中,政府打起了土地的算盤,那是地方預算外收入最重要的來源,。那就是切實履行政府作為土地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土地無論買、賣都必須和政府交易。在土地市場上,政府是惟一的買家,也是惟一的賣家。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湖北利川,一個財政曾經窮得要向鄰居借錢的國家級貧困縣級市,這幾年是如何靠賣地生財,屢創財政收入新高的?在這一輪地價推動的房產盛宴中,誰是贏家,誰又是輸家?

地價狂飆

李旺再怎么猜,也猜不到那片地的價格。

現在那圈起來的10畝地,曾經是李旺所在的利川教場村3隊的養豬場。“頂多賣到300萬吧……”他鉚足了想象力試探地說。

李旺原來有1.2畝承包地,就在圍墻外邊,2007年被政府征走,補償款是4.1萬。

2009年年底,利川市政府對這雜草叢生的10畝地舉行了拍賣會,當地所有知名開發商都來了。王遷也在。當時大家的估價是1800萬元左右,“即便到了2000萬,我們也可以拿下。”開發商王遷說。

結果,價格叫到了2100萬,沒人跟了??僧敃r,拍賣師的槌子愣是沒敲,眼睜睜地流標。“后來我們去打聽,政府要賣的價格竟然是2400萬!”王說。

2400萬,這意味著,從政府購入時的近四十萬到預計出售價2400萬,這十畝地兩年漲了60倍,政府的毛利潤高達2000萬。“這塊土地的容積率四點多,算下來能造出3500多平方米的房子。”王遷拿著手機計算器算到,2400萬元意味著每平米的土地成本在800多元,房子至少要賣到每平米2500元之上才能有利潤。

利川的房價從2007年的均價1300元左右漲到了今天的2200元,即使在2008年全國普降的時候也是穩中有升。“利川房價高應為政府的地價太高。”王憤憤地說。

■新聞鏈接

去年土地出讓金飆至1.59萬億


據《新京報》報道,本周二,國土資源部公布官方數據:2009年全國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