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炒起來”還是“囤出來”的?
造成中國房價飛漲的主要原因絕不是“炒”,而是“囤”。住房政策法規無視“囤”的基本事實而拼命地限“炒”,實在是南轅北轍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造成中國房價飛漲的主要原因絕不是“炒”,而是“囤”。住房政策法規無視“囤”的基本事實而拼命地限“炒”,實在是南轅北轍
在過去的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中國房價一直穩步高速上升,與此同時,中國股票指數卻大起大落,風險極高??晒墒欣锏囊粋€語匯竟不脛而走,被媒體鋪天蓋地地用于形容房市里的情形——那就是一個“炒”字。仿佛炒房是投機賺錢的最佳法門。
面對房價飛漲的局面,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著眼點也放在了對炒房的限制上,例如規定購房后不到兩年出售全額征收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所有這些政策針對的都是少數不法投機商或鉆現有法規空子者的行為,卻完全忽視了中國房市的基本事實。
什么才是中國房市的基本事實呢?基本統計顯示,在中國房市上購買商品房的買主,絕大部分要么是原來的無房戶購屋自住,要么是有房戶再次買房但并不出售原有住房——這可以從銷售面積中新建房與二手房的比例上明顯看出,新建房銷售面積遠遠大于二手房交易面積——也就是說,房子到手就被“囤”起來了,而不是被“炒”出去了。
結果是,中國城市居民住戶中擁有兩套以上房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