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重建:亟待新思維
隨著時間推移,不少國家的救援隊、國際救援組織已沒有前來海地救援的強烈意愿,而海地局勢仍在惡化。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不少國家的救援隊、國際救援組織已沒有前來海地救援的強烈意愿,而海地局勢仍在惡化。
中國國際救援隊醫療分隊已對災民集中居住區消毒噴灑,印制了“災后衛生防疫十項注意”的法語材料。
各方對海地承諾的援助總額已達12億美元。但關鍵是,國際社會能否繼續兌現承諾,繼續調動足夠后備力量以確保海地重建所需要的長期援助。
各媒體都正考慮撤離海地。“人們會失去對這些報道的興趣,他們將不再關注。”
幸存者還在持續死亡
1月20日一大早,中國籍維和警官王立強被搖醒,迷迷糊糊起床。剛剛發生的6.1級余震,再次造成海地約300人喪生。
因機場指揮調度系統問題,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的一架運載12噸醫療設備的貨機三次試圖降落海地太子港機場,卻都被拒絕,這架貨機運載的物資包括藥物、外科醫療物資和兩部洗腎儀器。
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不少國家的援助團或救援組織已沒有前來海地救援的強烈意愿,而海地局勢仍在惡化。
海地的糧食供應鏈在地震中遭摧毀。在太子港看到,寫著“我們需要食物”的標語隨處可見。騷亂時有發生,女性和兒童難以領到食物。
世界糧食計劃署1月26日決定優先向女性分發食物。而世界最大的孤兒慈善組織“SOS兒童村”和“桑托斯家庭項目”護士Leonie說:“在SOS兒童社區中,在地震中幸存的大多數人已死亡。”
雖然越來越多的海地人離開太子港前往鄉下,但仍有數十萬人住在廣場、運動場及其他空地上改建成的臨時營地中。
國際紅十字會駐海地的官員比阿特麗斯·卡羅特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