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張維迎
“光華在過去這么多年,好多方面是開創了中國教育先河的,我們非常地艱難,所以希望得到媒體一些同情,包括我本人都希望得到一些同情?!?br />
“光華在過去這么多年,好多方面是開創了中國教育先河的,我們非常地艱難,所以希望得到媒體一些同情,包括我本人都希望得到一些同情?!?/STRONG>
姜曉明/圖
這一年,張維迎,一直站在風口浪尖上。
這位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被兩位同事以公開信方式“大罵”。他們指責他爭權奪利,人品低下。
張維迎,和他的人品,儼然成為一個公眾話題。
11月26日,處于輿論漩渦中心的張維迎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獨家專訪。
張維迎說,他對此感到悲涼。他開始對輿論感到害怕,他說本來是教授不講究職業道德,但是輿論寧可相信他們,本來是教授斯文掃地公開辱罵誹謗,但是,公眾似乎更愿意相信他們?!叭绻麤]有了邏輯,這還是社會嗎?”張說。
風波,又一起風波
2007年11月16日,一封署名何志毅的網絡版公開信,直指張維迎。罵其品行“卑鄙骯臟”,是“流氓”。公開信宣稱,張免除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職務,是處心積慮抹殺他十年貢獻的行為,從程序上說是“不顧事實、不負責任的”,是“霸道的”。
公開信結尾說,“我為光華有你這樣的流氓院長感到恥辱?!?BR> 何志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企業家出身的他,1999年進入光華管理學院,師從經濟學家厲以寧讀博士后。2001年,何出任光華學院案例中心主任。2003年,《北大商業評論》創刊,何任執行主編。
11月16日,另一封署名“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全體員工”的公開信,提請北京大學校領導“能夠撥亂反正,糾正張維迎愚蠢的錯誤,還何(志毅)和北大案例中心公正”。
五日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其官網上,發布“關于何志毅問題的說明”,聲稱免除何志毅案例中心主任一職,是“為了防止何志毅繼續利用北京大學案例研究中心的名義從事有損光華管理學院利益的活動”。
11月22日晚,何志毅借感恩節之機,發表“感謝信”,反駁光華管理學院對他的指責,并說,“張維迎踐踏了我做人的基本尊嚴,超越了我忍辱負重的底線?!痹谶@幾封信中,何志毅只承認,這封信是其親筆所寫。
2007年11月26日,張維迎在他的辦公室里,面對南方周末記者,對何志毅的問題一再避而不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陸正飛說,對何志毅的處理,從程序上說是沒有問題的。處理何志毅之前,他和另外一位分管副院長和何談過話,但是何不愿意接受他們的觀點。究竟如何處理這件事,光華管理學院領導班子在會議上討論過三次。最后的決定,是學院黨政聯席會議集體做出的,是十來個人代表學院在思考,而非張維迎個人的私事。
陸還補充,“關于何志毅問題的說明”也是院長辦公會討論后發出的。該說明極為審慎地數易其稿,只是作了一個中性描述,大家不希望再次引起紛爭。
院方對何志毅的貢獻是肯定的。陸說,有些更具體的事可能還沒搞明白,但是,“即便我們的決定有錯誤,也不是哪一個人的錯誤?!?BR> 以何志毅名義發出的公開信中,還提到了鄒恒甫的出走,說,“可憐的恒甫”是因為沒支持張維迎當院長“而被開除”。
鄒恒甫,北大經濟學一級教授,世界銀行研究部研究員。今年5月1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會議解除他在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職務。
6月中旬,鄒恒甫在網絡上給教育部長周濟寫公開信,意指他被開除是因為他在張維迎當院長一事上“站錯了隊”,導致兩人反目成仇。
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張維迎同樣不愿意談論鄒恒甫被開除的事,像對何志毅一樣,他始終不愿意提起這兩個人的名字。他只是說,在光華,這不是第一次開除教授。
張維迎告訴記者,1999年,德國學者師凱亞經推薦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教。四個月后,張維迎代表院方和他解除了合同。師凱亞對此決定不服,他說朱镕基說要引進國外人才,怎么能把我開除呢,就給學校領導寫信。張維迎給校方遞交了書面材料,說明師凱亞對指導學生和教學缺乏耐心,無法繼續聘用。
回憶完這段往事,張維迎有點控制不?。骸拔胰绻莻€普通教授,我一定會去法院告他們對我們的誹謗、謾罵和名譽的侵害。但是,我是光華的院長,我要做一流商學院,沒有時間跟他們扯?!?BR> 然而,北京高校的師生在扯這件事。一些關心教育的社會公眾也在扯這件事。一個記者在其公開博客上說:“兩次事件,我們看到的,都是氣憤得失去應有風度的鄒恒甫和何志毅,而另一方是官方義正辭嚴的、無懈可擊的聲明。但或許,事實會離那些說氣話的人更近一些?!?BR> 張維迎說,他過去覺得父母不識字是件憾事,現在覺得倒挺好?!八麄儾豢磮?,不上網,不知道有人在罵我?!?BR> 針對公開信的責罵和貶斥,張維迎說,他在去年的院長就職典禮上說過三句話:任何情況下,如果多數人不支持他,他馬上就辭職;任何時候,發現有人比他張維迎做得更好,他馬上辭職;任何時候有證據證明張維迎做的任何一件事是出于私心,是利用院長的職位謀求私利,他馬上辭職。
張維迎,一個怎樣的人?
以何志毅名義發出的第一封公開信中說,張維迎是個“流氓院長”,一個“著名的陜北農民”。
今日聲名遠播的張維迎,過去確實是一個陜西農民。他從自己的電腦中打印出一份自我介紹,遞給南方周末記者。
1959年張維迎出生于陜西省吳堡縣辛莊村一個農民家庭,在農村生活了將近19年。父母對他寄予厚望,無論家中多么拮據,一心供他上學。17歲那年,張維迎高中畢業,返回村里當了村團支部書記和民兵連副指導員,還“曾給地區軍分區司令員匯報過工作”。次年,他又當上了生產隊會計,成為地區“優秀通訊員”。
1977年,高考前才知道大學有文科理科之分的張,在高考志愿中表達了他對“新聞”和“中文”的青睞,但他最終被擴招進了西北大學新成立的政治經濟學專業。上學前,辛莊村全村人為他送行,他們家招待大家吃了米糕,他說“那場面至今記憶猶新”。
1981年,張維迎只是因為害怕被分回老家,報考了西北大學經濟學研究生。期待路越走越遠的張,經由經濟學研究之路,從西安走到了北京,從北京走到了倫敦,又從倫敦返回到北京。在這條二十余年的道路上,他收獲了名譽。
但,毀譽參半。
去年9月,當了八年“第一副院長”的張維迎,被正式任命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然而,僅僅最近半年不到的時間,他就遭遇了來自同事在網絡上的奚落、謾罵。
這一切,在張維迎自己看來,源于自己擲地有聲的強力改革。
他說,“中國的國情就是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搗亂的,難道就要永遠繼續下去嗎?”
如果還有什么其他原因,張認為,或許是個性,因為“做事原則性太強”,“太講究邏輯”。
張維迎的新搭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陸正飛教授說,“他性格很直,可能容易得罪人。直,有利于節約交流成本,但是,如果對方不喜歡太直率,感情上可能就不容易接受?!标懻w,1999年從南京大學調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
就同事9年的印象而言,陸正飛認為,張維迎最大的優點是“事業心很強”。他和張維迎的辦公室緊挨著,他感覺張維迎“太投入”,“整天在忙”,“工作非常賣力”。
諸多受訪者表示,張維迎給他們的印象,就是一個非常上進的人。
1997年,從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回國沒幾年的張維迎內部調動至光華管理學院,開始了十年的“光華生涯”。次年,張維迎協助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院長主持日常工作。
2002年,張維迎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其間,作為“北京大學師資人事體制改革工作小組組長”,推出了轟動一時的“燕園變法”。是年底,黨委換屆選舉,張維迎得票倒數第一。
張維迎日后出版《大學的邏輯》,堅持自己的改革理念,他說:“沒有深思熟慮,絕不輕言改革!”
“維迎的缺點是個性太強。他很聰明,有思想,有思想的人一旦看準一件事,就容易固執?!标懻w說,“他做了院長之后,棱角比沒做院長的時候反而少了些。不太在小事上糾纏了?!睂τ诠馊A管理學院的諸多事務,張維迎常常是疲于奔命?!皩芏嗍虑榭吹锰?,應該慢慢適當抓大放小?!?BR>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華管理學院教授說,張維迎的優點和缺點都很鮮明?!八麄€性鮮明,敢作敢當,在引進人才上有很大的貢獻?!边@位教授認為,張還是個不錯的經濟學家,但他的領導藝術有問題。據他了解,公開信中提到的原MBA項目主管王建國離開光華,是因為和張理念不合,“并沒有什么個人恩怨”。
對于外界的指責,張維迎說,“做行政工作的成本太高。耽誤研究不說,還常遭人誤解?!彼嬖V南方周末記者,從錢的角度看,他不做院長能掙多得多的錢。從名的角度看,他很早就出名了,CCTV的《東方之子》很早就報道過他,專業領域中,據對國內最權威的經濟學雜志《經濟研究》1995至1997年間論文引證統計,他的論文被引證的次數排名第一。
張維迎對記者隨手拿出一份報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125個人中,他排名第11,緊跟孔子之后,比胡適還高2個名次。他說:“你看看排在我前面的人,只有江澤民還健在,其他都是死人!”
張維迎聲稱,他一直在忍辱負重,為了光華管理學院成為世界一流而忍辱,為他的使命感而負重。在張維迎提供的“自我介紹”中,最后一句說:“我是一個由邏輯驅動的人,好證理論道,但現實常常是不講究邏輯的,這一點我很清楚。但我堅信,邏輯最終會成功。如果沒有了邏輯,這還是社會嗎?”
偶然還是必然?
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陸正飛認為,兩起風波的發生,有偶然的原因。但是,聯系到光華的歷史性改革,十幾年來的飛速發展,似乎也有必然性。就像琴,不彈,什么聲音也沒有。一彈,偶爾也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盡管已經是10年前落成的建筑,光華管理學院投入使用的一萬多平米的大樓,目前在國內仍屬“豪華”。早期進光華的教師,即使是講師也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而就在北大未名湖東邊,建筑面積達3萬多平米的光華新樓已經基本落成。
光華管理學院的學生也在回避記者的采訪。本科生們普遍表現出對張維迎的尊重和擁護。其實不僅是他們的明星院長,爭議也一直纏繞著這個“中國最好的商學院”。
“我感覺大家可以容忍阿憶曬他的工資單,但不能容忍光華任何不和諧的聲音?!惫馊A管理學院一學生告訴南方周末,“或許真的是有一些光環”,光華簡直“容不得有沙子”。
在北京大學校內,光華被一些人攻擊為“不務正業”——賺大把錢的老師,將大樓團團圍住的名車,盛大的院慶甚至讓人有搞校慶的錯覺。以致有聲音要求光華“滾出北大”。而事實上,光華是北大發表論文最多的文科院系。
“管理學院的管理為什么老出問題?”陸說,不僅北大,其他高校的管理學院,在本校各個院系中,管理問題往往是最多的,管理水平也總是落后的。原因何在?陸自問自答道:“關鍵在于管理學院相對于傳統院系是新生事物,太年輕。管理學院的管理者遇到的都是新問題?!?BR> 南方周末記者拿到一份張維迎在1999年6月6日草擬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十年發展綱要》。該綱要以哈佛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的商學院為參照系,提出“十年內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商學院”。
8年過后,張維迎說:“現在敢吹牛,光華管理學院的師資隊伍是全中國商學院中最強的,光華管理學院的學術文化是全中國大學里最好的!”“我們現在的一個副院長,我盯了他幾年,我從倫敦坐火車到他家里住了一晚上說服了他?!睆埥榻B,光華管理學院100個教員中,57%是海外博士,加上幾個合同制的外籍教員,60%是海外教員。
在世紀末那場面向全球的“新洋務運動”中,包括鄒恒甫在內的大量海歸的涌入,被認為是光華管理學院成功的關鍵。很快,在2002年,時隔僅僅五年,光華已經被公認為中國一流的商學院。
從2000年開始的,光華管理學院一個海歸講師的年薪是32萬,比厲以寧和張維迎的工資都要高。相比之下,一個國內講師的年薪是幾萬元。
目前的光華薪酬體系是三軌制:海歸派,本土派,介于兩者之間的港派。于是,比找錢更難的分錢問題出現了。
要打造一流商學院,張維迎反復強調學術標準。光華管理學院提拔教授,程序都是所有申請人給所有教授作報告,說明自己的研究成果,請大家討論后無記名投票。如果得票率很低,就不會提交到院學術委員會。
據張維迎講,去年北京大學給光華分配了三個教授名額,六個副教授名額,最后他們只提了一個副教授,其他名額全部作廢。
張維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為了辦世界一流的商學院,他勞心勞力。他在國內大學中率先廢除“近親繁殖”,不留自己的博士生,率先停招在職博士生。
他希望每個本科生都有半年時間在海外的大學度過,還推定了本科生導師制度。厲以寧退休了,還指導兩個本科生。
23年前開始認識張維迎的厲以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最近這兩年,維迎做院長,我很滿意。光華搞成今天這樣子,不容易,他有決心上一個臺階,我們應該鼓勵他?!?BR> 但厲也同時指出,張維迎有兩個主要缺點:一個是辦學經驗不足,管理經驗不足,應該多聽取老教授的意見,二是光華的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處理問題需要一個過程,急不得。
光華接連爆人事紛爭,與張維迎的改革有沒有關系?
張維迎堅持說沒有。
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你拿一本花名冊,采訪任何一個你想采訪的人,看看有多少反對我?絕大多數是支持的!外面鬧得沸沸揚揚,可里面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