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文化到皇帝文化
劉明武是位工程師,多年來一直在追溯這幾個“為什么”。他的回答就是這部用十年功夫寫出的著作。
責任編輯:劉小磊
“如果說中華文化在根本上有問題,怎么會有領先于世界的中華文明?如果說中華文化在根本上沒問題,怎么會出現‘東也敢打西也敢打而且誰都能打敗’的悲???”簡而言之,“沒文化,中華文明從何而來?有文化,為什么會落后挨打?”這是劉明武在《清源濁流:黃帝文化與皇帝文化》一書中提出的難題。
劉明武是位工程師,多年來一直在追溯這幾個“為什么”。他的回答就是這部用十年功夫寫出的著作。
一
在古今中外的對比研究中,劉明武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華民族前后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是由兩種原因即兩種文化造成的。
源頭的中華文化即中華元文化是優秀的文化,優秀的中華元文化孕育出領先于世界的文明。問題出在文化的失傳與變質上,這種失傳與變質是中國落后與挨打最根本的原因。理性的文化批判,應該對文化源流進行基本的區分。這是劉明武文化研究的基本態度。
劉明武在書中談到,只要認識了如下幾個基點,就可以對源頭的中華先賢與中華元文化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其一,與古希伯來文化相比,中華元文化中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現萬能的上帝,也沒有出現上帝恩賜的豐美的伊甸園。這“兩個沒有”決定了中華先賢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一定不同于亞當與夏娃。人必須動手動腦,必須發明創造,才能過上好日子。
其二,中華元文化中有動手動腦的典范。沒有神,只能依靠人,依靠善于動手、善于動腦的人,依靠理性而智慧的人。中華大地上的難題,都是由人來解答的。
天上的天文由人來觀測,地上的洪水由人來治理,火由人鉆木制取,巢由人構木建造。在中華元典與諸子百家記載里的中華先賢,個個都是用發明創造解答難題的典范。伏羲氏發明捕魚狩獵的網罟,神農氏發明農耕的耒耜,黃帝發明舟車、弓箭、臼杵……三皇五帝名下都有發明創造的偉大功績,每一項發明創造都解答了生活、生產中的重大難題。
《清源濁流:黃帝文化與皇帝文化》 海天出版社2010年1月
《逸周書·謚法》:“德象天地曰帝。靜民則法曰皇。”沒有利于天下的大功績,是不能稱皇稱帝的。先秦典籍中記載的稱皇稱帝者,個個都是動手動腦、發明創造的典范。
其三,同樣的問題,有自己的解答方法。“宇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