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世界也該客觀批評美國
成熟和有獨立思想的人,批評中國無需依賴美國,而自己要有判斷力,不需用美國做標準
責任編輯:蔡軍劍
成熟和有獨立思想的人,批評中國無需依賴美國,而自己要有判斷力,不需用美國做標準
中文世界較少刊載對美國的客觀批評。
缺乏對美國的客觀批評也成為中國食洋不化的原因之一。批評美國可以提供參照,有助于思考中國應該怎么做,如何在“拿來主義”盛行的情況下,避免照搬美國的缺點。1990年代中國悄悄復制美國法律的一些原則,結果現在中國不僅尚未解決“權大于法”的問題,還進口了美國的“法役于錢”。所以,應該提倡客觀批評美國。有時是單純針對美國,有時是為了中國。
中文世界有三種對美國的批評比較偏頗、效果甚微,甚至是副作用為主。
第一種批評,來源于官方。批評美國政府,基本模式是反應型,往往是后手應對。比如“臺灣關系法”,這樣明顯美國欺負中國的事情,只有中國政府等少數反對聲音。其實需要在中文世界有基礎,再擴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