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100211)
實際上,國家統計局自從2005年就開始搞城鎮調查失業率,但結果僅供內部使用,不肯對外公布,更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是官員的提醒——“如果執行,大家要有思想準備?!?/blockquote>責任編輯:評中評
評審:王石川
No.1 禁止穿睡衣上街不合理
《南方都市報》,2月6日,作者:張千帆
(原文摘編)據2006年調查,42%的上海人表示自己或家人有時甚至經常會穿睡衣外出。對于大多數上海人來說,睡衣上街或許只是一種不經意的生活習慣,但在外人看來,五顏六色的各式睡衣卻成了一道獨特風景或一種“行為藝術”。穿什么衣服上街當然是一種無聲的行為,但是這類行為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也是市民的一種自我表達方式。在本質上,它是一種和說話、表演、出版等表達方式類似的言論,或用專業術語表達,睡衣上街其實是一種“象征性言論”(symbolic speech)。
既然是言論,那么不論重要與否,也不論是明確傳達信息的語言還是“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行為象征,一概都受到憲法第35條的保護。換言之,政府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么,就以自己的標準強求公民。即便古時齊桓公好衣紫,但見一國盡紫,“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那也只是上行下效、投其所好的結果,并非統治者強令造成。尤其是服飾、審美等價值觀涉及見仁見智的個人主觀判斷,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各人大可按照自己的立場、偏好自行其是,政府干預并不具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