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財政預算公開真有那么難嗎?
了解公共預算信息,是納稅人和人民天然的權利,就如同人民有呼吸空氣的天然權利一樣
亞當·斯密說:財政乃庶政之母。一國財政收入的多寡,體現著該國的經濟發展實力,而財政的分配,則應體現出公平、公開與正義的原則。
在目前正在召開的廣東省人大會議上,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劉昆在回應省人大代表吁求時表示,目前要公開財政預算“于法無據”,“還需要法律支撐”。
財政預算公開是否真的于法無據?本刊就此采訪了“公共預算觀察志愿者”團隊創始人吳君亮。
1 公民是否有權要求政府財政預算公開?
吳君亮:了解公共預算信息,是納稅人和人民天然的權利,就如同人民有呼吸空氣的天然權利一樣。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信息公開條例》,已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向民眾公開政府信息,其中重點就包括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2 目前,我國有哪些城市或部門已公開財政預算?
吳君亮:在北京,中央一級的有國家環??偩?、衛生部和民政部;在地方,有廣州市、深圳市、焦作市;區一級的,有深圳市的龍崗區財政局,目前還是星星之火,但在大步前進。
3 你曾說公共預算“應成為公民的工具”,怎么理解?
吳君亮:公開的意義大于一切,因為只有通過公開預算,才能知道政府準備干什么,同意的就同意,不同意的就取消,需要改進的就提出要求和建議,從而使公共政策發生變化。
4 去年10月,廣州財政局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年度財政預算,但在全國推廣仍很難,難在哪里?
吳君亮:難在傳統觀念和傳統體制需要改革。政府中很多人一直認為財政預算不需要告訴納稅人和人民,要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容易。由于財政預算是在體制內制定的,改革這種體制,會使少部分官員的利益受到損害。
5 如何促進政府公開財政預算并接受人們監督?
吳君亮:《預算法》的修訂要有執行和監督機制;對公共預算應有面向公眾的聽證會;預算審議的時間不能太短,應該讓人大代表充分研究預算,并在評審中有權提出質疑和否決。
6 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國家樣本?
吳君亮:不用說其他國家,就香港地區的財政預算公開就做得很好,體現在5個方面:一、公開透明。在整個預算的制定過程中,財政司要向全社會公開,讓人們知曉;二、財政預算的制訂,要經過立法委員會的嚴格監督;三、財政預算公開后,會馬上掛到網上,讓愿意看到的人很容易查到;四、財政司預算公布辦公室電話,及時接聽人們的電話;五、審計系統對立法院負責,對預算執行的審計更嚴格、更科學。
7 人大代表反映,公司的報表一看就能看出問題,但政府的財政預算報表卻看不懂,為什么?
吳君亮:這仍是政府不想讓人看明白。因為公布的預算都是粗賬,缺少詳細的款、項目等中賬、小賬和細賬。政府給代表提供的服務不夠,需要多些協助和解釋。
8 如何提高人大代表的“讀懂財政預算”的能力?
吳君亮:應提供多一點時間給人大代表研讀財政預算,具體來說,每年人大代表開會,應提前開辦一些助于讀懂預算的講座,也可以給時間讓他們找專業人士協助解讀預算。其次,財政部門也應該為人大代表提供全面服務,包括24小時專線,接聽人大代表的疑難并解答。
9 民眾可以做什么?
吳君亮:人大會議可以如奧運會、亞運會那般開放志愿者服務,允許民間志愿者為人大代表提供幫助,協助了解預算。
10 這幾年,你一直堅持推進財政預算公開,你覺得有何變化?
吳君亮:08年剛提出時,我們向50多個部門發去財政預算公開申請,包括中央政府16個,地方政府35個。有接近一半的部門回信,但大都以“國家機密”為由表示拒絕,只有深圳市政府答應公開。
到了09年,我們增加了一倍多的部門,絕大部分還是回拒,但是仍以“國家機密”為由的不到10%,換之以“正在改進與制定方案,等待上級審批”。這說明政府已經開始注意和研究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