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能否被改變?

《迷失》(LOST)中,約翰·洛克這個名字看起來并不是憑空編造的,英國17世紀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就叫約翰·洛克,他曾經說過,不是意志是自由的,而是人是自由的。

責任編輯:朱力遠

杰克·謝帕德(Jack Shephard)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滿身傷痕。他沖出叢林,看到海灘上的墜機現場——他所乘坐的Oceanic 815航班墜毀了。包括杰克在內的生還者一共有48名,他們落在了一個無名小島上。他們一開始還努力向外界求救,但卻慢慢發現他們似乎已經與世界隔絕,這座島也發生著許多匪夷所思的神秘事件。

幸存者之一約翰·洛克(John Locke)相信命運的安排,他說,“我們之所以到這里,是有目的的,是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是。我們來到這里都事出有因。”但另一些人認為一切僅僅是巧合。外科醫生杰克并不相信命運,他認為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未來,在穿越回過去之后他想方設法改變墜機的“命運”,他說“沒有什么是不能改變的”。

杰克和洛克都是美國ABC電視臺劇集《迷失》(LOST)中的人物,一切皆有安排還是自由意志能決定未來的問題令劇中人物頗感迷惑。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哲學問題,存在的時間可以與哲學本身相比。一種觀點認為,每一件發生的事情都是被之前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的,我們的行動也只是之前的行動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這樣的話,實際上沒有人能做完全自由的事情。

這是一種決定論的觀點,決定論的邏輯是這樣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解釋性的原因。人的每一個選擇或行動是一個事件。因此,每個人的選擇或行動都有其解釋性的原因。有解釋性的原因就不自由。因此,一個人的選擇或行動不可能是自由的。

后來科學,尤其是神經科學,也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從現在的認識看,別人問你需要咖啡還是茶,你認為你有選擇,但是這可能只是一種假象。你的選擇可能在你意識到之前就已經確定了。

對于這一點,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本杰明·利貝特(Benjamin Libet)在1980年代做過一項經典研究。他讓志愿者在頭上戴上電極,然后自己選擇在何時按下一個按鈕。結果他發現,受試者在行動前大約200毫秒時產生要行動的意愿,但在行動前550毫秒,受試者的腦內就出現了準備電位。也就是說,大腦準備電位的出現比人有意識的選擇運動要早幾百毫秒。利貝特將準備電位解讀為大腦在為運動做準備,他認為實驗說明無意識的神經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