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盲區”——男-男同性戀傳播HIV機理揭秘
同性戀并不等于艾滋病,但是,同性戀卻與艾滋病密切相關。這種密切相關體現為,同性戀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區,相當于這一領域的盲區。
責任編輯:朱力遠
同性戀并不等于艾滋病,但是,同性戀卻與艾滋病密切相關。這種密切相關體現為,同性戀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區,相當于這一領域的盲區。
艾滋病首先于1981年6月5日在美國洛杉磯5名男-男同性戀者身上發現。此后又發現,男-男同性戀者之間艾滋病傳染的幾率高于艾滋病的其他幾種傳播方式,即異性性行為、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等。同時,男-男同性戀傳播艾滋病的幾率也遠大于女-女同性戀。究其原因,有兩大類。一是生物醫學原因,二是行為方式的原因?,F在,艾滋病的這一盲區正在變得明亮起來。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但HIV為何容易在男-男同性戀者之間傳播呢?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艾滋病研究中心(CFAR)的傳染病副教授、病毒發病機理研究室主任戴衛·史密斯(Davey M. Smith)等人最新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奧秘,例如,HIV在精漿中以RNA(核糖核酸)的形式在發生性關系的男-男同性戀者之間傳播。
史密斯等人收集了6對男-男同性戀者的血液和精液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了HIV在同性戀者之間傳播的方式。
RNA病毒顆粒是元兇
現在已知,全世界大多數HIV的感染是由于暴露于精液中的HIV造成的。精液是由精子、蛋白質、免疫細胞和精漿等構成的。如果一名男性已經感染HIV或是艾滋病患者,其精液中的精子、精漿和免疫細胞中都可能會有HIV。
但是,精漿中的HIV是以RNA病毒顆粒的形式存在,但精子和免疫細胞中的HIV則以DNA的形式存在,即前病毒DNA。用系統發生分析法,即比較遺傳特征的方法可以知道HIV是如何在有性關系的男性之間傳播的。因為,系統發生模式可以讓研究人員評估不同病毒群的起源時間。因此,通過分析從同性戀伴侶血液和精液中提取的HIV的基因序列,可以確認迅速突變的HIV的來源。
史密斯的研究小組發現,被感染的同性戀者的HIV共享有一個最近共有的病毒祖先,它來自源性伴侶(首先感染了HIV并由他們把病毒傳染給其他性伴侶的男性同性戀者)的精漿,而不是源性伴侶精子細胞中的前病毒DNA。
這一發現的意義非常重要。因為,此前人們并不知道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