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的基調應趨緊
隨著中國GDP增速加快到12%,如果出口增速也上行到35%-40%,人民幣的匯率政策將面臨更大的國際政治和輿論的壓力。發展中國家將更多地抱怨中國通過匯率政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發達國家將更多地采用貿易制裁等手段對付中國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隨著中國GDP增速加快到12%,如果出口增速也上行到35%-40%,人民幣的匯率政策將面臨更大的國際政治和輿論的壓力。發展中國家將更多地抱怨中國通過匯率政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發達國家將更多地采用貿易制裁等手段對付中國
中國出口增速可能達到30%
1月份,美國報告的制造業ISM指數大幅度飆升,比去年四季度平均高出7%。
目前美國增長大幅反彈,其主要原因來自存貨上升。由于在衰退期間存貨下降的時間長達八個季度,其大幅反彈估計至少將持續三到四個季度,對今年全年美國的經濟增長都將提供重要的支持。
另外,ISM的就業指數也在1月份上升了6%,預示失業率下降的明顯趨勢。按照目前的GDP大幅反彈的趨勢和歷史上GDP與就業的相關性,美國今年的失業率有可能大幅下降兩個百分點,遠遠好于市場預期。就業的改善將明顯提升消費者的信心,使得最終消費和存貨反彈共同成為美國經濟強勁回升的動力。
由此,我們先前預測美國GDP今年增長3.6%(已明顯高于市場平均預測的2.5%)的判斷很可能還過于保守。全年美國的經濟增長也很可能達到4%左右。美國的超預期反彈,將成為中國今年出口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
雖然歐洲一些小國面臨著國債的風險,但風險較大的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只占中國出口市場的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