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人李澤楷的爛尾神話
“(電盈)股價從120港元跌到一文不值——真是可悲……這些人(中小股東)把畢生積蓄投入該公司,卻落得兩手空空?!本驮诒局芏?,電盈股價從2000年2月的131.75港元的最高值跌至2.12港元。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十年前,李澤楷在投資銀行家的幫助下,大手筆收購香港電訊,一躍成為新一代互聯網英雄。十年后,李澤楷卻為這起事后證明并不成功的收購而絞盡腦汁收拾殘局,甚至引發了警方的調查。
香港電訊盈科因私有化而爆出的“種票疑云”,不單在去年4月被上訴庭3位法官一致否決私有化,裁決更指有人明顯操縱投票,事隔快一年,警方商罪科最近就此案展開全方位調查?!D/CFP
2010年新年剛過,香港市場中便傳出香港警方在農歷新年期間搜查了電訊盈科(以下簡稱電盈)大股東李澤楷的寓所及相關公司辦公室,并對有關高管展開調查。
消息傳出后,電盈股價于本周一早晨逆勢下跌2.4%,電盈到周二時仍未對此事發表任何聲明。
輿論普遍認為,此事與數月前被法院裁定否決的電盈私有化計劃有關。雖然在法院裁決中并未提及任何公司或高管的不當行為,但法律界人士指出,警方的后續調查可能涉及是否有人誤導證監會及提供虛假陳述的罪名。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該項罪名一旦成立,被告最高可判罰款100萬港幣及監禁兩年。
對于身為電盈大股東的李澤楷而言,此次警方調查或許只是一場漫長的挫敗過程中的余波。
早在2009年4月底,香港證監會便在上訴法庭的支持下,成功否決了電盈兩大股東——李澤楷和中國網通提出的,以20億美元代價將上市公司電訊盈科私有化的方案。
長達74頁的法庭判決則顯示,上訴法庭認為在收購交易中,電訊盈科的小股東沒有受到公正對待。撰寫判詞的羅杰志(Anthony Rogers)法官在庭審時公開表示,“(電盈)股價從120港元跌到一文不值——真是可悲……這些人(中小股東)把畢生積蓄投入該公司,卻落得兩手空空。”就在本周二,電盈股價從2000年2月的131.75港元的最高值跌至2.12港元。
“種票”風波
十年前的這個時刻,正是李澤楷攀上成功頂峰的前夕:2000年2月21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數碼動力(以下簡稱盈動)突然宣布,加入收購香港電訊的行列,隨即與實力強大的新加坡電信展開角逐。一個月后,盈科數碼以285億美元的代價從英國大東電報局手中收購香港電訊54%控股權,并合并而成電訊盈科,李澤楷也因此而被視為新一代的互聯網英雄。
其后六年中,由于互聯網泡沫破裂加上經營不善,電盈市值蒸發了近3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