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改革故事

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說“聘任制的優點眾所周知,現在的條件只能說擴大試點范圍,不能一夜之間都改,不一定所有人現在都能理解?!?/blockquote>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實習生 丁婷婷

深圳提出“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這并非“自選動作”,它已明確寫入中共十七大報告,深圳重在探索其實現形式。

“現在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最佳的結合點。”

在考察深圳大學時,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說:“深圳不差錢,只差改革的膽子。

“聘任制的優點眾所周知,現在的條件只能說擴大試點范圍,不能一夜之間都改,不一定所有人現在都能理解。”

深圳市委市政府大門前?!D/CFP

深圳再次回到中國改革舞臺的中心。

2009年以來,這座“改革之城”動作頻頻,先是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獲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列首位——這在7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絕無僅有;坪山新區掛牌——作為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調整基層管理體制;在省級以下政府中,率先啟動大部門制改革。

而新年伊始,公務員分類改革全面展開,聘任制試點進一步擴大;正在籌辦的南方科技大學,被確定為法定機構改革試點,探索真正的“教授治校”。

討論多年的特區重新定位,終于在2008年的珠三角綱要和去年的綜改方案中有了明確答案:深圳要建成“一區四市”或“六區四市”,最核心的是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市。

“其實就是要打造國際化城市,這個想法以前就有,但一直沒理直氣壯地說。”深圳市編辦副主任孫福金對本報記者說。

改革開放初,深圳建立了有別于內地的政權架構,對各種國際先進經驗大膽探索借鑒。但自1990年代后,特區向傳統體制靠攏,“內地化”加劇,輿論追問:“深圳,你被誰拋棄?”

改革的艱難不言而喻。2003年,深圳高調宣布“行政三分”改革,但隨后擱淺。2007年,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要求深圳“敢于叫板新加坡”,“改革”字眼開始頻繁在深圳市領導講話和各種文件中出現。

“與改革開放初期‘摸著石頭過河’不同,現在的改革是主動進行的有預見性的改革,是可控型的改革。”廣東省編辦一位官員說,“深圳一直是改革的領頭羊,它的動力和壓力都很大。”

“行政權三分”從來不是核心

2009年7月31日,深圳啟動大部門改革,從46個部門減少為31個部門,遠低于中央規定大城市為40個左右機構的限額。

時任深圳市編辦主任、現任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透露,最初有大中小三種方案,最后領導決策選擇大的,“一下減掉15個部門”。

引人注目的是,深圳提出“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這已明確寫入中共十七大報告,深圳重在探索其實現形式。

深圳“行政權三分”備受關注并非偶然。作為“新公共管理運動”思想的產物,“行政權三分”最早由深圳在2002年提出,但被引向“三權分立”的聯想。實際上,它僅涉及政府內部權力制衡。

2003年,深圳曾宣布“行政權三分”改革設想,不料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