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放手,社會接棒 珠?!吧鐣芾眢w制”低調求解
社區自治要“反彈琵琶”,就是社區一級應該擺脫逐步被行政化的趨向,反轉過來告訴政府:我們需要什么。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實習生 丁婷婷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珠海市委副秘書長戈曉宇說,“那些可以作為‘隔離帶’、‘防火墻’的社會組織、社區體系構建還不完備。經常有同志講,政府用一元的管理去治理趨向多元的社會,很容易集各種矛盾于一身,甚至會‘引火燒身’。”
“接待我們的香港各界人士很新奇,”戈曉宇笑說,“以前內地人去香港大多是招商引資,很少去學習社會管理經驗的。”
社區自治要“反彈琵琶”,就是社區一級應該擺脫逐步被行政化的趨向,反轉過來告訴政府:我們需要什么。
2009年9月,珠海市民政局、香洲區梅華街道辦事處和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三方共建“社區治理指導中心”揭牌儀式。珠海的社區自治改革中,社區一級力求擺脫被行政化的趨向 圖/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新聞網
現在,珠海市軟件協會已經成為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自2008年5月,珠海市謀劃、推進社會管理體制以來,該協會不僅拿到了原來屬于政府的部分權力——這使其在行業內的權威陡增,還得到了10萬元的財政撥款,用以協會內部的制度與能力建設。“很多組織給我們打電話,說要來聊一聊,怎么能進入珠海市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二批試點。”市軟件協會副秘書長張玉霞說。
在珠海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激發下,珠海市內的社會組織正躍躍欲試。
而市軟件協會的興奮,也只是珠海本次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側影而已。珠海市要完成的是一個宏大的目標:由官本位向社會本位、由政府一元管理向社會多元治理結構的兩大轉變。
“這是一道由中央和省里出題,統一規劃指導,珠海具體來求解的方程。”珠海市委副秘書長、珠海市委體制改革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委改革辦”)主任戈曉宇說。
廣東省的“自選動作”
現在,在珠海市,每當提到社會管理體制改革,“13號文”和“8號文”都會被頻頻引用。“13號文”的全稱是《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在深圳等地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意見的通知》,該文件要求“廣州市和珠海市要按照加強政府與社會合作共同治理的新理念,創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制”,是本次改革的指導性文件。
而“珠字〔2009〕8號文”的全稱為《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意見》,是本次改革實施的框架性文件。
“‘8號文’定稿之前,按照市委書記甘霖同志的要求,我們向市委市政府領導、社會基層、相關單位,開了很多次會征求意見,慎而又慎。”戈曉宇說。
在這份“8號文”中,“堅持共建共管、協同發展的原則”被列為改革基本原則的第一條,這也是對本次改革的方向性表述。
這一原則所指示的目標是:政府把應該由社會承擔的職能有序地轉移出去,讓社會組織“接棒”。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戈曉宇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