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族幽默了,就有希望了——專訪周立波
“我不想去強奸別人,也不想被別人強奸。我可以尊重所有我看到的文化,我會去欣賞它。我在東北看了半年的二人轉,我會欣賞。我對我認知以外的所有觀點只是瀏覽,我不受它的影響,因為我是很成熟的搞藝術的人”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盛佳婉
有人愛、有人恨的上海人周立波,大年初一開始忽然不說上海話,說起了“全國話”,做起了“壹周立波秀”,在電視上對熱點新聞事件嬉笑怒罵。有人說,就像是在“大話西游”里看新聞。
●欣賞自己以外的文化時,以一個觀光客的身份來對待,會很開心的,不要對比,沒辦法比,你能讓印度人用筷子吃飯嗎?
●如果我招徒弟,我希望他有文史哲的背景,或者是一個大老板,為什么是個大老板?有了物質基礎就有了視覺的高度。
●我不會在自己的作品里植入廣告,會有生理反應,那太惡心,我是明著來的。
●我把所有對上海人的偏見,都歸類到嫉妒,就是嫉妒,我可以用數據來說明。
——詼語錄
你認為周立波在貶低你說明你內心不夠強大
南方周末:你是在劇場表演的,怎么突然春節做起電視了?
周立波:這個節目是在劇場里錄的,下面坐滿觀眾,而且還賣票,800塊一張。一共做了六場,觀眾是上海人,但我沒有說上海話。我上臺先說對不起,我要用“全國語”為大家表演,為什么?因為這是給全球華人看的,可不可以配合?下面拍手。節目結束了,我說了10分鐘上海話,大家都很開心。
南方周末:那它和劇場差別很大吧。
周立波:要看我的秀一定要到現場。很多網友說周立波你這不是脫口秀,你一直在看稿。我跟他們解釋了,中國人對脫口秀的定義不是很清楚,所謂的脫口秀并不是不看稿,你的語言和架構是當場組織的,并不代表你不看稿就是脫口秀了,那我就說香港的黃子華,我看他的花絮這么厚一本,我是沒有的。我只有提示,一個個單詞。
鳳凰臺給我配了三位非常棒的創作寫手,一集給我這么厚的稿子,我看都沒看,我說變成三張紙給我,我不要你們教我怎么說,我看著你們的詞兒我就不會說了。
南方周末:你怎樣看對你的爭議?
周立波:隨著關注度的逐步提高,會出來很多非理性的質疑。我怎么跟他們說呢?我說文化是用來欣賞的,關鍵并不在文在于化,文化就是說不同區域會有不同文化。欣賞自己以外的文化時,以一個觀光客的身份來對待,會很開心的,不要對比,你能讓印度人用筷子吃飯嗎?我讓你今天開始吃手抓飯,命令美國人必須用筷子不能用刀叉,中國人明天開使用刀叉。我對這種東西是一笑了之,但我也會盡力做一下疏導,沒必要那么憤青,你看過多少事情、走過多少地方?
南方周末:假如說你是一個其他地方的人,你能不能借助當地的文化使他們被別人接受?
周立波:每個地方應該有精英分子站出來,我只是上海站出來的其中一個,我是站在上海的角度,讓別人欣賞我們的海派文化,但是我并不是要貶低別人。如果你認為周立波在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